AI驱动·生态融合 第三届全球养老金融大会圆满召开
9月13日,北京秋高气爽,首钢园内智慧涌动。作为2025年服贸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全球养老金融大会”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AI驱动与生态融合”为主题,汇聚政府代表、金融机构高管、学界专家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养老金融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机遇。
养老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AI与生态融合成破题关键
大会在金融界集团首席财务官朱颖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她指出,中国正面临深刻的人口结构变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AI是提升养老金融效率、降低风险、优化服务的关键,而生态融合则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朱颖表示,养老金融是跨周期、跨领域的伟大事业,需要战略耐心、科技智慧与合作精神。
制度创新、科技赋能、生态协同,多位大咖共话养老金融新未来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演讲中强调,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是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提出应从政策体系、产品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管协调体系四方面发力,尤其要加强对老年群体金融权益的保护,防范以养老为名的金融诈骗。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则聚焦“制度创新”,指出中国养老金融具有“超大群体、超长周期、超级规模”的特征。他呼吁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加强家族财富管理、建立集约化经营模式,并积极探索适应长周期真实的财务会计准则。
中国人寿养老副总裁刘振龙分享了“普惠与智慧”双轮驱动的实践。他介绍,国寿通过AI技术降低服务成本、提升透明度,正构建“养老金融+健康+服务”生态,实现从资金储备到服务兑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泰康养老副总裁田军提出“长寿时代”的泰康方案,强调金融养老与实体养老无缝衔接。他呼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优化领取渠道、推动二三支柱融合,并分享了泰康在智慧养老社区中的AI应用实践。
光大养老总裁董怀虎从央企视角出发,强调养老金融应从“单一产品”走向“综合生态”。他介绍光大通过“银养结合、保养结合、信养结合”模式,构建“产业-金融-品牌-科技”融合新生态,打造“安心、省心、暖心”的养老体验。
《2025中国养老金融服务生态报告》亮相
会上,金融界联合安永、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共同发布了《2025中国养老金融服务生态报告》。安永合伙人岑学锋在解读中表示,报告首次绘制了中国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全景图,从需求侧、供给侧双维度出发,提出以AI打通生态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南开大学朱铭来教授补充指出,养老金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他透露,南开团队正开展老年金融财产普查、智慧风控平台建设等实证研究,未来将推动成果转化与政策落地。
从“产品竞争力”到“生态协同力”
在圆桌对话环节,南开大学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作为主持嘉宾,与友邦保险首席客户官张敏、光大理财副总经理李永锋、摩根基金养老金业务总监陈晓东、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等嘉宾围绕“AI如何赋能生态融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养老金融生态应是“开放、融合、普惠、可信”的,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应合作大于竞争,共同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场景覆盖”的服务体验。
谢远涛特别提醒,AI应用需警惕“算法歧视”和“数字鸿沟”,确保老年群体不被排除在优质服务之外。李永锋则强调,“稳健”是养老理财的基石,银行理财将与公募基金协同,为客户提供“稳稳的幸福”。
以科技点亮银发时代,让养老更有温度
大会在共识中落下帷幕:养老金融不仅是金融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AI与生态融合正在重塑养老服务的逻辑与边界,唯有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才能构建起覆盖全民、贯穿全程、可信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新生态。
“当我们谈论15万亿市场规模时,背后是3亿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朱颖在开幕致辞中所说,“养老金融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关键词阅读:养老金融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