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最新发声:2025中期业绩含金量十足 三大主动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8月28日,北京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在北京、香港两地同步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长蔡希良携管理层出席发布会,并向市场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成绩单:总保费同比增速达7.3%,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头雁”地位更加稳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资产负债联动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三大主动,铸就高含金量成绩单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国人寿迎难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大力推动变革转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含金量’是很高的。”蔡希良在发布会开场便定下基调。他将公司上半年的优异表现归结为“三个主动”——战略主动、转型主动、发展主动。

战略主动体现在公司长期坚持的资产负债联动管理。通过负债端均衡多元的产品结构与资产端灵活配置的高效协同,中国人寿实现了在全行业领先的资产负债联动能力。大规模、高占比的续期业务为平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多渠道协同形成的战略纵深使公司在市场波动中更具韧性和回旋余地。

转型主动则聚焦于降本增效、产品多元化、营销体系改革和康养生态建设等多个维度。上半年,公司投产效率持续提升,浮动收益型产品在新单中占比突破40%,销售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能力显著增强,大健康大养老生态服务体系实现“扩面提质”。

发展主动最终体现在业绩数字上:总保费增速达7.3%,新单与续期业务双双跑赢市场,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实现提升,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普惠保险高质量推进,政策引领+创新驱动

今年以来,多项支持普惠保险发展的政策接连出台。6月,《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式落地,标志着普惠保险政策体系迈入更加成熟完善的新阶段。

蔡希良表示,中国人寿接下来将从三个方面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产品场景化、精细化设计,打造高质量普惠产品供给体系;二是推动服务升级,构建“线上一键直达、线下就在身边”的服务网络,实现从单一风险补偿向“保险+服务”全流程转型;三是坚持数字赋能,依托数据与智能科技,实现普惠产品的精准定价、高效运营和动态风控,平衡短期普惠与长期承诺。

下半年布局:效益优先、长期理念、风险防范

展望下半年,蔡希良指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将为保险行业提供坚实的宏观环境。

他表示,中国人寿将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将公司经营与服务国家大局、满足客户需求紧密结合,重点挖掘养老、健康、财富管理三大领域的增长潜力;二是坚持长周期、跨周期经营,既保持保费规模合理增长,更注重长期稳定价值;三是持续推进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在降本增效、营销改革、康养生态、科技赋能等方面夯实核心能力。

他强调,下半年公司将“更加注重效益优先、更加注重长期理念、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通过深化资产负债管理、强化联动机制,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长期资金入市:累计出资鸿鹄基金350亿元

作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中国人寿在今年上半年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蔡希良透露,公司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过1500亿元。

此外,截至6月末,中国人寿已向鸿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他强调,该数字仅为6月底数据,不代表鸿鹄基金总规模或最新出资情况。中国人寿以“耐心资本”的理念支持优质企业成长,已成为保险资金长期入市的行业标杆。

回报股东: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2277亿元

在股东回报方面,中国人寿持续保持高水平分红。蔡希良表示,公司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分红约2277亿元,并连续两年实现中期、年度两次分红,坚定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经营理念。

关键词阅读:中国人寿 蔡希良 中期业绩

责任编辑:山上
AI智能分析该文,为您挖掘投资机会该AI功能处于试用阶段,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展开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热榜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