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集团旗下安盟保险深陷诉讼与监管困局 邬润龙何以率兵突围

17起被告案件、多张监管罚单、高管层更迭……安盟保险在股权变更后正经历艰难转型期。

2025年7月11日,安盟财产保险因代位求偿权纠纷站上山东郯城法院被告席。这已是天眼查记录中安盟保险今年在全国面临的第17起诉讼案件,案件遍及吉林、辽宁、天津等八省市。

安盟保险深陷诉讼与监管困局

更严峻的监管处罚接踵而至。今年2月,延边中支因财务数据不实及农险核算违规被罚15万元;5月,彰武支公司因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再领15万罚单。监管利剑直指公司内控机制漏洞。

诉讼风暴席卷多省市

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安盟保险的司法风险正在快速积累。除7月11日山东案件外,8月14日还将因代位求偿权纠纷在广西防城港出庭。被告名单中不仅包括总公司,还涉及天津分公司等分支机构。

2025年至今的17起诉讼案件形成了一张覆盖东北、华北、华南的纠纷地图。密集的司法纠纷暴露出公司在理赔管理、风险控制环节存在系统性缺陷。

监管利剑高悬

金融监管总局的处罚记录揭示了更深层问题。2024年至今,安盟保险因三类违规行为屡遭处罚:

财务数据造假(延边中支)

安盟保险深陷诉讼与监管困局

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彰武支公司)

农险未单独核算(延边中支)

安盟保险深陷诉讼与监管困局

2024年10月,总公司更因关联交易漏报、EAST数据错报被重罚47万元,四名责任人同时受惩。连续的监管处罚显示公司合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股东更迭引发战略重构

2024年1月,“中航安盟”正式更名为安盟保险,标志着股权重组完成。蜀道集团取代中航投资成为新股东,带来三方面重大变化:

决策层洗牌:蜀道系高管徐晓东、曾旭东进入董事会

掌舵人换将:蜀道背景的邬润龙接任董事长

战略重心南移:2024年在四川县域密集设立6家分支机构

原股东中航投资的全国性资源优势消失,新股东蜀道集团虽在四川具有深厚根基,但区域局限性与央企资源差距明显。

经营数据背后的隐忧

在股权动荡中,安盟保险2024年交出矛盾的成绩单:保险收入33.9亿元,同比微增2.1%,净利润0.56亿元,较2023年0.33亿元增长69.7%。

账面利润增长难掩深层危机。诉讼激增与监管处罚显示,业绩提升可能伴随风控代价。惠誉此前报告曾警示其“非农险业务承保能力薄弱”,如今风险正在显性化。

转型阵痛中的突围

面对困局,安盟保险正依托新股东实施双轨战略:

深耕四川:在苍溪、大竹等县加速铺设基层网点

强化股东协同:蜀道集团与法国安盟签署合作协议赋能业务

2024年报显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维持在340%高位,为转型提供资本缓冲。但县域拓展需要时间培育,短期内难以弥补全国性业务萎缩。

山东郯城法院的被告席,成为安盟保险当下处境的缩影。当7月11日的庭审法槌敲响时,坐在旁听席的公司代表或许正在计算:这是今年第17次作为被告出庭,距离下一场防城港诉讼还有34天。

县域扩张的战略蓝图尚在铺陈,全国市场的收缩已然来临。

这家曾依托航空产业资源的险企,正在蜀道崎岖的转型路上艰难求索。

关键词阅读:安盟保险 邬润龙

责任编辑:栎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已关注
圈子封面
热聊中:
进入投顾圈子进入投顾圈子
关闭 下载金融界app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