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一套安静的单元房里,76岁的孙先生每月按时收到一笔特殊的“养老金”。这笔来自幸福人寿的款项,源于他将居住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这不仅是孙先生应对独生女重病后经济压力的“及时雨”,更是中国首款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幸福房来宝”运行十年的生动注脚。
破冰者:开启养老金融新路径
2015年3月,原保监会一纸批文落地,幸福人寿的“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正式获批。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养老的思维定式: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既可继续居住在原屋实现“居家养老”,又能终身定期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幸福人寿由此成为国内“以房养老”保险领域的拓荒者。
“养老从来不是小事,但当时市场对‘抵押房产’充满疑虑。”一位资深保险从业者回忆。十年间,幸福人寿从零起步,将服务版图拓展至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10座核心城市,让三千多个家庭的房产“活”了起来,转化为支撑晚年生活的长期现金流。
温度账本:三组家庭的养老经济学
对于90岁的上海陈先生夫妇而言,这项选择关乎尊严。“两个人的开销靠一份退休金捉襟见肘。”陈先生坦言签约初衷,“不想拖累孩子”。如今每月稳定的保险金让老两口保有经济自主权,维持着体面的生活质量。
79岁的广州徐女士则瞄准了医疗焦虑。“老了最怕生病花钱,”手握房产却缺乏流动资金的她,通过“房来宝”将砖瓦转化为应对医疗支出的“储备金”,“房子慢慢变现金,慢慢花”成为她安度晚年的定心丸。
而在北京,孙先生的案例更凸显应急价值。当家庭因女儿重病陷入财务困境时,这份依托房产的养老金成为雪中送炭的“可靠保证”,缓解了退休生活的后顾之忧。
进化论:从1.0到2.0的服务跃迁
十年磨一剑,幸福人寿的“以房养老”已迈入2.0时代。其升级路径清晰可见:
从“现金养老”到“资产养老”:深化房产金融化属性,盘活老年人最大的存量资产;
从“被动保障”到“主动规划”:构建养老规划生态,引导客户前置资产配置,延长生命周期价值;
从“单点服务”到“多维支撑”:整合医疗、照护等资源,向品质养老进阶。
“这不仅是金融工具的创新,更承载着社会责任。”金融界燕梳研究院养老金融专家指出,“幸福人寿十年坚守的意义,在于验证了住房反向抵押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三千余份保单背后,是三千多个家庭重新获得的养老安全感。当“房子”真正转化为“稳稳的幸福”,这场关于养老的金融实验,正在为中国式养老写下新的注脚。





- 重大突破!我国牵头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发布,产业爆发期已至,这些企业将迎来黄金机遇
- 重磅突破!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样件成功下线,德尔股份获国际权威认证!
- 稳定币牌照稀缺!港府称首批仅个位数,国泰君安国际、多点数智双双暴涨,万亿级市场7巨头竞相布局
- CRO概念盘初直线拉升,睿智医药涨逾11%,机构:下半年医疗健康产业业绩和估值修复趋势确定性较高
- 三季度内存最大涨幅将达到45%,AI高景气望推动中长期需求向上
- 2025年炎夏侵袭全球,有望大幅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
- 三大DRAM原厂将产能转向高阶产品,LPDDR4等价格或持续上涨
- 垂直医疗领域AI技术重大突破,AI赋能行业按下“加速键”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关键技术,灵巧手开始以量产为导向
- 阿里与美团打响外卖补贴大战,茶饮行业受益,关注供应链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