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为防范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近日向多家人身险公司进行书面和窗口指导,要求中小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不超过3.3%。 与此同时,分红险实际分红水平也被要求降至同等水平,甚至更低。 而对大型保险公司的要求,则在中小公司的基础上,再降低20个BP。
负债端进一步“降息”,反映了两个判断,一是市场利率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低利率时代的预期在加强。央行已经屡次表态降准仍有空间,而降息也被市场分析仍有空间;二是保险负债端的利率相对于市场利率过高,甚至“激进”,但保险投资端并没有改变疲软的状况,因此利差损的风险真实存在。
事实上,无论是横向对照,还是纵向比较,保险业降息和降费的趋势不仅显性化,而且在提速。横向看,银行在持续让利,息差明显变薄,短期利率甚至与长期利率出现倒挂;纵向看,自去年下半年,在监管的直接推动下,保险先是人身险产品降息,然后是银保渠道降费,“报行合一”使得整个保险业的节奏甚至生态都急速发生变化。
环境在变,市场在变,旧的打法成本愈高并且效益递减,对于险企而言,市场充满变化,充满压力,也充满机遇。
谈银保
对于银行和保险,过去一年的共同关键词,就是降息。
银行自不待言,2月份5年期LPR下降0.25个百分点,为LPR改革以来的最大降幅。目前,1年期LPR为3.45%,5年期LPR为3.95%。而在卷疯了的消费贷领域,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使得消费贷利率已经迫近3%,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相应地,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中长期存款挂牌利率也基本降至2%左右。而在中小银行,更是出现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倒挂。
由于净息差收窄,银行的营收和净利也普遍受到影响。根据已经公布的上市银行财报,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不能在非息收入和降成本上有所斩获,大概率净利也是要下滑的。
银行如此,保险也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整个金融市场降息让利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顶层设计和战略方向,节奏有快慢,但不会形成持续的“套利”空间。3.5%预定利率的人身险产品最终在去年7月份“下架”,随后销售端降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报行合一”,费差损风险也被管控起来。
而当前万能险结算利率的降息,其实是这一轮保险产品降息降费的继续。其他分红险和储蓄型保险产品,在负债端的利率注定要随着利率基本面同频共振,而不能保持所谓的“比较优势”。随着低利率时代越来越从预期变成现实,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抑或是其他金融产品,都要适应低利率时代的规则和打法,并且找到新时代的市场方法论。
向未来
对险企而言,降息降费缓解了负债端的压力,提前释放了利差损和费差损的风险,暂时摆脱了让人喘不过气的内耗,自然是好事一件。 但对于习惯了冲量上规模的中小险企,这种节奏上的突然变化,这种习以为常的增长方式的“遇阻”,也考验着它们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市场化生存能力。
在“个险不好卖了”之后的两三年,保险业的主打产品就是储蓄型的分红险,与金融市场的其他理财产品混业竞争。这期间,银保的重新崛起,以及增额终身寿险的破圈,3.5%利率保险产品卖疯了,都是源于这种变化。价值至上和规模至上,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黑白题,而是杂糅在一起的太极题。在市场艰难开拓时期,规模至少能够保证当下的生存,至于是不是增收不增利,是不是赔本赚吆喝,这种“变”很难顾及得那么周全了。
于是,短期思维占主导、不断内卷的价格战,构成了过去两三年的图景。如今,内卷有了边界和底线,那么险企就需要从新的方向寻求突破,不再是更高的利率和费率,而是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险企需要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甚至,还需做好可能要变化的法律环境。过去一周,根据媒体透露,正在修订中的保险法提出了打破保险刚性兑付的讨论,这引发了业内不小的骚动。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但我们至少能够从中学到一点,那就是,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摒弃大规模同质化的竞争,仅仅依靠具有理财和投资性质的收益率和“刚性兑付”进行混业竞争,不见得是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