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连亏13年,小康人寿距离过上“小康日子”还有多远?

亦或是受近两年经济放缓,以及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小康人寿业绩又出现了明显的震荡下行之势。

繁华到落寂,从来都只有一瞬间,而那一瞬间却是永恒。

有这样一家寿险公司,作为中国邮政集团的“第一个亲儿子”,自成立初始就自带光环加持,仅四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打破了寿险一直以来“七平八盈”的行业常规,一时风头无两。

但在经历过邮政撤资、股权多次重组、更名换代等多重坎坷后,小康人寿业绩急转直下,并一路跌入谷底。

这家以“爱、创新、价值、坚持、诚实”为核心价值观的寿险企业就是—小康人寿。

2024年是小康人寿在寿险市场展业的第19个年头,但新年一开局,可用“溃败”一词来形容目前的处境,其1月份新单保费在银保和经代渠道的崩溃下基本“归零”。虽然同赛道的其他中小险企也面临着新单规模保费急剧下行的窘况,但均未像小康人寿这样“躺着不动”。

小康人寿一路走来的经历,不禁让人唏嘘不已,如今的挑战又来自何方呢?

01

从山顶跌至谷底,“过山车”式的发展史

准确来说,小康人寿是由中法人寿更名而来,在2005成立之时,由中国邮政集团与法国最大的寿险公司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合资设立,注册资本为2亿元,是我国第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

背靠中国邮政旗下强大脉络的银保渠道,以及拥有国外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中法人寿开启了规模扩张之路,保费收入从2006年底的1905万元迅速增长至2009年底的2.70亿元,三年时间翻了近乎十五倍,并且还在2009年实现了盈利。

但时代风云突变,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邮政“别辟门户”成立了中邮人寿,正所谓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前任”的孩子日子就难熬了,中法人寿往后业绩每况愈下,保费基本停滞,截至到2014年末,其保费收入已降至只有可怜的234.8万元。

2015年,中国邮政又给中法人寿“致命一击”,将其持有的50%股份中的25%股份转让给鸿商集团,另外25%股份转给了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标志着全身退出中法人寿,两者正式分道扬镳。没了邮政银保渠道的支撑,这一年中法人寿的业绩更难看,当年仅实现令人咋舌的2.5万元保费收入,利润更是直接亏损掉了0.4亿元。

图片

与此同时,随着新进股东鸿商集团和北京人济九鼎的加入,也暂时让中法人寿有了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机会,2016年保费收入增至0.64亿元,算是迎来了一次“小阳春”。

然而,这样的势头并没有保持住,更像是回光返照,从2017年开始其业绩一次次跌入谷底,并逐渐滑落至新股东加入前的低位水平。

伴随业绩端持续承压下行,中法人寿偿付能力也急剧掉落至负值区间,在2020年3季度末之时,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更是“史无前例”的跌至-24408.67%,风险综合评级持续多个季度为D,偿付能力极度不足下,也一度被暂停开始新业务。

不仅如此,在新股东进入后,随着自身资本金的消耗殆尽,中法人寿不得不多次向股东借钱,来勉强维持生计。公开资料显示,中法人寿在2017年至2020年间累计向大股东借款超25次,累计借款本息超3亿元。

02

盘踞深渊多年,终于迎来“白衣骑士”

转机出现在2020年12月底,中法人寿终于等来了救命的“白衣骑士”。

彼时法国国家人寿和人济九鼎两家股东同时宣布退出,并将全部股权转让给鸿商集团。也是在这一年,中法人寿新引入宁德时代、青山控股集团、贵州贵星汽车销售三家新股东,获批增资28亿元,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也由此新增至30亿元。

根据出资额,以上股东持股股份比例分别为33%、30%、30%和7%,股权结构一直稳定延续至今,这也意味着,中法人寿正式由中外合资企业变为纯中资企业。增资成功后,也使得自身实际资本大幅提升,偿付能力也随之提高,当年年底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迅速回升至46820.80%。

图片

仅过了一年,2021年7月27日,经由中国银保监会审核批准,中法人寿正式更名为小康人寿,并开始进军财富、保险、资管、养老、健康等多个领域。

有意思的是,针对此次更名,业内也流转一句谚语:“中法十六载,赢(宁)德新时代,留的青山在,小康奔出来。”

短短几句话,道尽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也正是在此契机下,小康人寿也在组织结构、产品类型、营销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推动新的建设和突破,并形成自身差异化竞争能力。

正所谓“企业求变,人事先行”,小康人寿成立后尤其是在人事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进行大规模招兵买马,在当时多名高管先后离任的不利局势下,小康人寿引进了数名经验丰富的高管。

目前其高管团队已扩充至6人,除了首席风险官邢海军为公司老将外,其余5人均于2021年更名后“空降”加入。他们分别是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霍康;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任云鹏;总精算师黄符春;合规负责人、法律责任人张振光,以及审计责任人陈涛。

在资本加持和战略持续深化的助力下,流动性危机解除后,小康人寿经营也逐步走上正轨,并于2021年9月正式重启业务,顺利在第四季度实现保费收入0.25亿元,全年净利润为-0.28亿元,相比上一年度的-0.55亿元亏损有较明显的收窄。

03

保费规模急剧下滑,越卖越亏

亦或是受近两年经济放缓,以及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小康人寿业绩又出现了明显的震荡下行之势。根据其近两年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数据,2022年-2023年,小康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1.11亿元、18.33亿元,增速直接断崖式降至-41.06%,是在2023年所有62家非上市中小人身险公司中保费收入下滑势头最严重的公司。

净利润方面,则是越亏越多,之前亏损收窄之势戛然而止,2023年亏损了2.15亿元,较2022年亏损的0.43亿元进一步扩大。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公司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需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不应过度追求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否则资本金未得到充分利用下伤害股东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说偿付能力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但小康人寿去年下降幅度却令人侧目。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其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2.32%、207.77%,分别较2022年末的390.27%大幅下降了187.95pct和182.5pct。

业务渠道方面,小康人寿一直在对自身存在的单一银保销售渠道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建设,在银行、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及保险专业代理渠道上,不断向外谋求合作,尝试开创新的销售渠道。据2022年年报信息显示,小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其销售渠道包括保险专业代理、保险经纪业务、银行邮政代理。

而在产品结构上,小康人寿的产品线非常单一,公司展业动力性不足下,可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据悉,小康人寿以专做万能年金险而为业内所熟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万能险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此前该险种保费收入占比一度超过70%。

但由于万能险有效业务保单退保现金流出高于新单业务现金流入,从而造成了小康人寿现金流的净流出,再叠加当时相关部门加大对万能险的监管,近两年来,小康人寿不得不转型,深化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开发从投资型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加大力度拓展价值型、保障分红型产品销售。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小康人寿业务结构比较简单,比较集中的窘境。根据小康人寿2022年年报,原保险保费收入居前五的保险产品中,分红型产品小康安心享两全保险(分红型)取得的保费收入为17.08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高达54.92%,保费收入规模远高于其他主打保障型的产品。

可以想象,在寿险业竞争更加激烈、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的当下,规模并不占优势的小康人寿,接下来面对的挑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也注定不少。

责任编辑:李欣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