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23第四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在天津港保税区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向新 向实 向强——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主题,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知名高校等二百余位嘉宾出席。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基于GPT 3.5基础模型的ChatGPT,且自身仍在不断更新迭代;2023年是AI元年,一大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平民化,AI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ChatGPT背后的大语言模型也从 GPT 3.5进化到GPT-4,可以说,人工智能时代已全面到来。
在本届大会的“巅峰对话”环节,燕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孙芙蓉作为主持人,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就人工智能金融领域应用、风险防范等话题展开对话。
谈及“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李礼辉表示,人工智能或智能金融发展到现在,其实还处在辅助的早期阶段,业界对于智能金融未来发展给予了很大期待,瑞银证券预测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券商市场估值提升21%左右,使保险机构市场估值提高18%左右。
李礼辉指出,就目前在保险领域应用而言,一是主要在改进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上,像太平洋保险的数字员工,可以作为私人助理来提供服务,提供日常办公、软件技能、知识问答、数据处理、专业场景任务等;二是在改进运营管理和风险管控上,比如平安财险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平台,能够让异构的空间、数据,让卫星遥感影像提供服务,包括智能调度、远程查看、精准定损、快速理赔等场景。
关于人工智能带来风险的理解,李礼辉表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算力集中、算力竞争,主要问题是背后国家级的竞争,或是资本巨头和技术巨头企业级的竞争;二是数据共享和数据管控,国内数据量虽然很大,但数据资源品质还未占据优势;三是AI对齐和AI合成,AI对齐本身有地缘政治因素在,而AI生成则模糊了真实和虚假的边界,要引起警惕;四是AI信任与AI安全,要实现符合伦理标准的金融平等,保障符合安全标准的金融效率,营造符合经济规律的创新模式,未来还要在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金融界保险 宋源珺)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 短剧概念股集体发力,国家广电总局鼓励电视播出微短剧,改进电视剧内容审查工作
- DRAM市场规模创历史季度新高,价格与需求快速攀升双重驱动
- 鸿蒙生态快速发展,鸿蒙5终端突破1000万
- OpenAI拟数万亿美元投入AI基建 国内有望跟进,AI算力产业链全线受益!
- 阅兵第二次演练顺利完成,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 牛市来了!炒股软件6巨头股价爆棚,4500亿东方财富直逼中信证券,同花顺再创历史新高,指南针、大智慧复刻东财翻倍暴涨
- 【热点题材】量价齐升破 3700 点!一周市场全景:主力 + 杠杆资金狂买这些热点,机构调研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