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放宽险企办医的准入限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建议,放宽保险企业兴办的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医疗机构的医疗准入限制,加快医保审批流程。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并与社会办医联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产品。
“为助力全面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险企业正积极加大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区域医疗卫生规划不透明、政府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政策支持不到位、保险企业受到公司架构管理层级限制等。”周燕芳说。
因此,周燕芳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加大区域医疗规划信息公开力度。建议各地卫健相关部门编制发布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指引清单,公开区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设置区域、级别、类别、数量、规模、分布等信息,提高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并对区域医疗规划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定期公布。
二是放宽保险企业兴办的康复、护理等短缺专科医疗机构的医疗准入限制,加快医保审批流程。鼓励保险企业兴办的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加入区域医联体和专科医联体,支持该类机构优先承接公立医院机构下转的康复等业务。
三是应急事件中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同时,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因承担急救任务而购置的大型医疗救治设备,给予一定比例的购置补助资金,避免其在后续运营中因背负沉重债务而无法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加大对新建的薄弱专科医疗机构的减税降费力度。考虑到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和社会职能,建议对区域内新建的紧缺的专科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程度税收减免或优惠,并对社会办医承担的政府公益性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税收减免。例如,对新建的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儿科等社会需求大的薄弱专科医疗机构,在开业5年内免征增值税、房产税等。
五是加大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扶持力度。建议消除社会办医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课题申报等政策壁垒。对达到一定标准和规模的社会办医的重点学科、特殊人才给予奖励和支持。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兼顾医师第一执业点与其他执业点之间的利益平衡,促进医务人员在公立和社会办医的顺畅流动,吸引年富力强、专业骨干医生有机会流入非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阵营。
六是放宽保险企业办医的公司层级限制。
关键词阅读: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