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零时,上海私家车恢复常态化通行,久违又熟悉的上海,在深夜回归。尽管已凌晨,但一辆辆私家车鱼贯驶入隧道、高架等公路上,导致多地出现拥堵。在上海放飞自我的同时,还有一件好消息:车险保单延期30天。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银保监会财险部《关于做好当前汽车保险相关工作支持疫情防控货运畅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响应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财险行业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的通知》的号召,在沪车险经营机构积极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结合上海地区实际情况,在商业原则下尽最大能力回馈社会,为因疫情而停驶的车辆提供保单延期。
上海地区各车险经营公司拟对符合条件的且在疫情期间有效的机动车商业险保单和新能源车商业险保单(以下简称“商业险保单”)的保险期限进行延长,延长时间为30天。疫情停驶未出险因素将纳入客户下一保单年度的无赔优待系数(NCD),继续享受下一年度保费优惠。同时已脱保车辆保单客户在疫情之后再投保的,仍可继续享受续保优惠。
初步预计本次车险保单延期将涵盖上海市绝大多数非营业车辆和营业车辆,最大程度覆盖车主受惠范围。从便捷度出发,为最大程度降低客户办理难度,将采取如下延期操作模式:对保单使用性质为非营业的车辆,由平台提取符合延期范围保单数据进行自动延期;对保单使用性质为营业的车辆,各承保保险公司要主动联系客户办理延期手续。同时为体现保险业对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对疫情期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警察、医护、社会运行服务人员等行驶使用的非营业车辆满足一定条件前提下也可享受保单延期。
目前上海保险业正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和支持各行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并全力推进保单延期相关具体规则细化、数据对接和系统改造等各项具体工作,将尽快为符合条件的车险客户办理保单延期。
上海保险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履行保险业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多种举措服务市民,全力支持上海复工复产。
上海地区停驶车辆保单期限延期问答
Q1:上海地区停驶车辆保单延期的适用范围?延长期限多久?
2022年3月28日至5月31日(暂定)期间有效的机动车商业车险保单和新能源车险保单。
此次上海地区符合条件的停驶车辆商业险保单可延期30天。
Q2:根据上海疫情,对本次停驶车辆保单期限延期的政策是如何考虑的?
一是积极落实银保监会支持疫情防控部署要求;
二是坚持车险“以人民为中心”,体现社会责任;
三是坚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行业的整体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Q3:本次上海疫情,为何不对停驶车辆交强险保单期限延期?
交强险属于法定保险,其延期涉及交强险条例及车船税等较多因素,本次延期是各家车险经营公司的商业行为,仅针对商业车险部分。
Q4:上海地区停驶车辆保单延期针对哪些客户群体?
将对全部类型(含营业及非营业)的停驶车辆开放保单延期。
Q5:上海地区停驶车辆保单期限如何延期?
满足上述期间无出险记录无违章记录的车辆,非营业车辆根据规则自动延期,由上海车险平台统一提取符合延期范围的保单数据,自动延期;对于保单使用性质为营业的车辆,各承保保险公司要主动联系客户办理延期手续。
为体现保险业对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对疫情期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警察、医护、社会运行服务人员等行驶使用的非营业车辆满足一定条件前提下也可享受保单延期。
Q6:哪些商业险保单不能延期?
因技术原因无法进行保单延期的车辆:已办理保单停驶的车辆(停驶期长于30天的),30天以内(含30天)的短期险、单程提车险,疫情期间已脱保车辆保单等。
Q7:疫情期间享受了道路救援服务的,商业险保单是否可以延期?
可以。
Q8:符合延期的非营业车辆商业险保单,如何查询保单期限已经延期?
与初次投保保单查询方式及途径一致。
Q9:符合延期的营业车辆商业险保单,如何查询保单期限已经延期?
可查询保险公司出具的延期批单等相关证明(电子版或者纸质版)。
Q10:本次上海疫情期间延期保单如涉及个性化问题,如何解决?
根据消费者实际情况,各保险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个案研究。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