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保险业影响几何?
近日,国信证券发布研报分析称,疫情防控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新单销售及赔付两个方面,且对新单销售的影响更大。
赔付方面,疫情主要会影响人身险的赔付,特别是健康险及保障型寿险等。但就目前而言,相关赔付的规模对于行业而言有限,一是疫情涉及到的个体数量有限,二是各当地政府前期已经承担了部分的医疗费用,尤其是武汉市政府承诺兜底除医保报销之外的相关费用。
新单销售方面,疫情会影响保险行业的新单销售,尤其是对于寿险行业。财险企业的全年新单一般是平均分布于全年的,但寿险企业不同,其全年新单销售一般大部分来源于一季度的“开门红”,以中小寿险企业尤甚。但寿险保单是特殊的商品,其一季度的需求会延续,不会消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院副主任朱俊生也表示,疫情对寿险业务、营销员收入及其就业稳定性冲击较大。
朱俊生分析说,个人代理是寿险业务的主渠道。2019年,个人代理渠道在寿险原保费收入中的占比约为58%。而疫情发生在保险机构开门红期间,寿险营销员的增员与展业均受到很大限制,对寿险业务成长带来较大的冲击。
他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监管部门目前对保险销售机构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和保存保险销售过程关键环节的“双录”要求,更加加大了疫情期间的保险业务获取难度,直接造成新单保费收入下降,也将进一步减少营销员的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影响到1200万各类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
对此,朱俊生建议,疫情期间取消“双录”,加强线上业务,减轻疫情对寿险业与营销员的不利影响。
具体来说,一是建议取消“双录”的监管要求。“双录”虽有助于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利益,但也明显增加了投保人和公司成本,在疫情特殊时期更对个险新单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取消“双录”的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保护消费者利益。
二是公司要灵活调整对营销员的考核政策,避免特殊时期业绩明显下降造成营销员流失,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
三是提升科技赋能的水平,更多运用保险科技帮助营销员通过线上展业平台获取业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不过,业内人士均一致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此次疫情将提高居民对保险,特别是健康险的投保意识,保障保险需求的提升促使保险从根源上回归保障本源。
“值得观察的是,企业应对类似疫情的新型保障性产品的开发,以及线上业务和创新型金融科技业务是否会在此次疫情的环境下脱颖而出。”首创证券表示。
关键词阅读:双录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