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中国太平(0966.HK)在香港举行2022年业绩发布会。集团董事长王思东,总经理尹兆君,副总经理肖星、朱捷,董事会秘书张若晗,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等出席并坦诚回答媒体记者、投资者和分析师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整体来看,中国太平2022年的表现不算理想。集团实现总保费收入2650亿港元,同比微增0.9%;归母净利润27.97亿港元,同比下降62.78%;总资产14094亿港元,较2021年末增长2.2%;股东应占每股总内含价值55.11港元,其中太平人寿内含价值较去年末增长1.1%,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10.4%,首次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另外,据最新公告消息,公司拟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末期股息每股0.26港元。
财险扭亏为盈
寿险业务是中国太平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力量,是集团业务和盈利的主要贡献者。2022年,太平人寿原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3.6%;太平人寿经营的人寿保险业务经营溢利净额由2021年的114.75 亿港元下降 27.3%至83.47亿港元,公司在年报中指出,主要是由于750日国债移动平均收益率曲线下移,及资本市场波动。
在保险行业代理人数量持续走低的背景下,太平人寿的代理人人力较2022年初逆势增长1.6%,达到39.1万人,为主要同业内唯一正增长公司;每月活动人力人均期缴保费上升至13280元,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8.6%。
银行保险渠道方面,保费由前一年449.43亿港元上升9.4%至491.51亿港元。其中,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29.7%。
太平人寿个人代理及银行保险渠道第13个月保费继续率分别为93.0%及96.7%,而第25个月保费复合继续率则分别为91.8%及96.1%。
2022年,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财险保费收入下降 0.7%,由上年的331.44 亿港元下降至329.21 亿港元。不考虑汇率影响,太平财险的保费收入在人民币口径下同比增长 2.8%。其中,车险保费收入209.84亿港元,水险保费收入6.75亿港元,非水险保费收入112.61亿港元。财产保险业务扭亏转盈,经营溢利净额为7.46 亿港元。综合成本率99.5%,同比优化6.4个百分点。
总投资收益下滑32%
“十四五”以来,中国太平把打造“保险+医康养”生态圈和“保险+金融科技”生态圈作为战略发展重点。中国太平集团总经理尹兆君在业绩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太平通过“轻重结合”的模式不断丰富养老社区布局,构建多维度养老版图。截至2022年底,“自建+合作”养老社区已达到32家,服务网络覆盖21省27市,地域上实现东南西北中全覆盖,功能上医养、康养、旅养相贯通。医康养赋能也成为太平人寿个险新单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大湾区的金融央企,2022年,中国太平进一步加大在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打造在大湾区首个养老社区——中国太平木棉人家,探索推动“港人北上”养老。并开展跨境机动车保险,累计承保粤港澳跨境车约5万辆。另据业绩发布会批露,2022年中国太平在大湾区实现保费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9.3%;投资余额780亿元,同比增长2.7%。
在投资端,中国太平去年实现净投资收益485.7亿港元,同比增长8.9%。受资本市场大跌的不利影响,公司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利得由2021年的142.40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85.49亿港元。这也直接导致中国太平投资收益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太平总投资收益为400.24亿港元,同比下降32%,总投资收益率下降2.04个百分点至3.31%。




- 重磅,军工板块爆发,多股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5亿,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 A股避雷针: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3连板成飞集成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多股公告股东拟减持
- 华为哈勃入股千寻智能,进入机器人赛道 或推动行业高成长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大消息,官方受理生产许可证申请!飞行汽车迎风口
-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审议通过,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
- C919姊妹机型完成最长商业首航,航程超3300公里
- 新突破!韩国电池制造商研发新技术,固态电池寿命或提升三倍
- 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召开,机构称未来行业市场规模或超3000亿
- 百架eVTOL采购启动,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 华为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性能超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