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险资投资大额不动产领域力度加大。1月以来,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和友邦人寿陆续发布不动产投资公告,涉及项目达17个,较前两年同期明显上升。
业内观点认为,随着新一轮经济复苏期到来,不动产产业发展机会明显增加,类似收购既符合盘活存量资产的政策导向,又具有较高性价比,险资此类投资总体上符合预期。
平安人寿拟73亿元投资产业园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显示,1月以来,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和友邦人寿等3家险企均披露了大额不动产投资公告,其中,平安人寿投资项目最多、力度最大。
1月20日,平安人寿发布公告显示,拟投资东方万国项目、弘源科创项目、弘源国际项目、弘源新时代项目共4个产业园区不动产,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73.33亿元。据了解,前两个项目位于上海,后两个项目位于北京。
根据公告,这4个项目均为产业园区及研发办公项目,且均已竣工、取得不动产权证并投入使用。平安人寿作为投资主体,以直接受让东方万国项目公司、弘源科创项目公司、弘源新时代项目公司、弘源国际项目公司股权方式投资4个标的项目公司持有的不动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平安人寿总资产为3.7万亿元,在本次项目投资完成之后,相关投资余额占平安人寿总资产比例约0.2%,投资非自用性不动产类的账面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约10.38%。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在一线城市布局长期收租类不动产,其长期现金流是满足负债需求的优质资产,中国平安对优质不动产的投资仍有加配计划。
山西证券最新研报表示,2023年,在房地产行业预期改善下,涉房投资的资产质量担忧有望减轻。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收益率随经济波动明显,伴随经济复苏、线下商业活动逐渐活跃,投资性房地产出租率、租金收益提高,物权投资有望实现较佳回报。在上市险企不动产投资结构中,中国平安物权投资占比最高,也因此有较高弹性。
多项目瞄准商业地产
除上述在协议签署阶段的产业园区项目外,平安人寿披露的另11个项目均为追加投资。“我们对商业写字楼、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物流、基建等仍保持浓厚兴趣,团队正在积极寻找能够带来优质久期效应的不动产。”邓斌说。
同时,友邦人寿和泰康人寿也在积极布局不动产项目。1月5日,友邦人寿发布公告称,出资51.81亿元投资上海虹口区北外滩89街坊项目,并将该项目命名为“友邦金融中心”;1月29日,泰康人寿发布公告称,出资1200万元投资北京燕园养老社区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初,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开展“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模式的保险公司明确了财务实力、风控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门槛。
对于险企加码投资不动产的这一趋势,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苏罡曾在中外保险CIO投资对话中表示,在市场上优质固收类资产供给有限、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越来越难以充分覆盖保险公司负债成本等再配置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需寻找更好的、能够带来长期回报的资产以确保能够持续覆盖负债成本,不动产就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领域之一。
综合今年首月公布的投资公告来看,保险机构投资的不动产主要是商业办公不动产、产业园区不动产和自用性不动产项目。
“尽管传统不动产风险在持续加大,但保险公司对于消费类的、具有更加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资产有倾向性,同时也应更加关注新型不动产,比如仓储物流、科技园区、产业园以及数据中心。”苏罡表示,这些资产都与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有很大协同,同时又能提供新兴的、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长期可配置资产。





- “牛市旗手”业绩炸裂!国联民生、华西证券预增超10倍,“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氛围有一些2014年底的影子”
-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京东进军短剧市场,行业高景气下海外短剧及AI短剧等细分方向发展望超预期
- 北方稀土中报预增逾20倍,机构:国内稀土磁材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全球AI治理合作路径加快推进
- 不止是硅片硅料!光伏组件含税含运均价也迎来上调
- 国家邮政局“反内卷” ,完善制度规则、推动邮政快递健康发展
- 批量公司预告中期业绩,6家公司业绩增速或超10倍!这些板块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 比特币继续刷新历史新高!美股比特矿业暴涨155.69%,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
- 比亚迪推L4级智能泊车保障,自动驾驶商业化再迈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