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启动已经“满月”。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11月25日启动实施以来,在各参与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1000多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端总体良好。
不过,个人养老金要想真正普及,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加强资本市场培育,开发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一个月中,个人养老金话题一直维持热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深越来越受社会大众关注;另一方面,多方合力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民众积极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逐步搭建起平台端、账户端、产品端、客户端为一体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
在平台端,金融监管部门指导搭建金融行业信息系统,支持交易和信息交互。税务部门对办税系统作了优化升级,“三步走”即可享受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
在账户端,首批23家入围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都可正式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提供线上和线下多渠道的开户方式,支持柜台转账、现金存入、手机银行转账、个人网上银行转账等。
在产品端,已有7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上百只养老目标基金在银行或自营渠道个人养老金专区开卖,多家银行上线养老专属存款产品。参与人可自行选择产品,并自行决定投资方案。
在客户端,试点地区相关部门指导金融业加大宣传力度,让民众对个人养老金相关政策红利、制度特点“应知尽知”。多家银行通过多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政策,并积极走进代发企业进行定向宣传。
尽管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已破千万,不少民众仍保持观望,还有一些人开户存钱并未进行投资。同时,疫情影响线下宣传,产品销售存在一定难度。
实践是检验政策的标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进一步推广还要看大众对其接受程度。事实上,个人养老金市场空间可观,金融机构仍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进一步加大布局力度,引导更多民众认知和办理相关业务。
一方面,要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民众需求具有多样性,比如基金投资者往往能够承受一定波动,但普遍具有更高的收益预期。同一个客户在不同年龄阶段,风险偏好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个人养老金试点刚刚起步,目前来看,上线产品、参与主体还不够多,还需开发更有吸引力的金融产品,推进建设多元主体参与、多类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要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个人养老金产品具有税延优势,但把这个说清楚并非易事。这里面存在大量投资者教育和信息对称工作,需要将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通、讲懂、讲透。此外,还要在疫情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进行个人养老金线下推广及宣传。
关键词阅读:个人养老金业务




- 中美贸易关税大幅降低,航运港口板块迎来重大利好,多家龙头公司涨停创新高!
- 供应链调整与需求反弹共振,半导体材料产业迎增长新动能
- 特斯拉在国内申请人形机器人商标,关税缓和下产业链公司迎机遇
- 苹果AI眼镜发布时间或提前,AI眼镜相关技术望加速迭代
- 多部门联合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小金属行业格局将重塑
- 松延动力发布新一代女性仿生机器人,近乎真人的面部表情
- 本周多场技术大会即将召开,电池龙头齐聚
- 很多人形机器人企业爆单,王兴兴透露行业现状及趋势!端到端AI成为焦点
- 重磅,军工板块爆发,多股涨停,主力资金净流入超45亿,机构看好后市表现!
- A股避雷针: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3连板成飞集成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多股公告股东拟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