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年尾扎堆抢跑

  接近年底,北京、广东、广西、浙江、山东、安徽、辽宁等多地2023年度“惠民保”密集上线,新一年度参保工作已正式启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11月以来,城市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全国已新推或升级二十余款产品。从发展趋势来看,惠民保在坚守“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保障范围。

  11月15日,镁信健康创始人兼CEO张小栋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论坛中提出,伴随惠民保保障广度和深度的持续拓展,未来惠民保将会成为更多城市老百姓接触普惠健康服务的新入口,真正把健康带给千家万户。

  “预计2025年前,全国惠民保的年度有效保单人数或在保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类服务和产品创新将持续,目前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仍应重点关注,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率是关键。

  1

  保障责任创新升级

  龙格跟踪研究惠民保项目多年,他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已有28个省份125个地区项目覆盖267个地级市,共推出182款惠民保产品(含31款全国版),参保总人数约8000万,保费总收入约80亿元。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11月以来,惠民保在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全国已新推或升级二十余款产品,且数字还在上升。整体来看,2023年度惠民保在降低投保门槛、扩大报销范围、增加保障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迭代升级,让更多参保人群受益。如“西湖益联保”扩增创新药、罕见药数量;“镇江惠民保2023”新增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治疗费用;“皖惠保”提高了新市民和农村户籍群体的赔付比例等。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年惠民保项目的创新迭代,一是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保险保障水平和获得感,降低消费者患病治疗时的经济负担,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二是有助于政府缓解群众“看病贵”和医保支出的压力;三是有利于第三方打开新的销售通道;四是利好保险公司提高惠民保的参保率。

  对于特药扩增成“惠民保”标配保障责任的趋势,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特药升级首先获益的当然是参保人群,随着特药产品覆盖越来越多,也利于政府提升民生保障。“当然,对项目本身和保险公司来说,还应做好风险控制。”赵衡认为,由于当前免赔额仍较高,对既往症报销比例有限,整体风险是能控制的,相信未来还会持续加大特药覆盖面,保费也将有所上升,以提高覆盖能力。

  镁信健康CMO(首席营销官)万小龙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服务方角色来说,惠民保保本微利的运营模式,决定了能够支付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费用极低;且整个惠民保第三方服务商竞争激烈,进入恶性的低价竞争,各家服务商仍在探索基于惠民保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作为服务商,除了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更是要从筹资、理赔等维度不断提升推广营销能力、系统能力、理赔风控能力、产业融合能力,低成本高效率为惠民保提供优质服务”。

  2

  可持续发展仍存挑战

  “相比惠民保项目的创新迭代,我更关注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龙格直言,惠民保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那么,如何保障惠民保的资金池能持续发挥保障作用,做到应赔尽赔的同时防止出现重大亏损?龙格指出,目前看来,惠民保项目整体理赔率还有提升空间;因受益人群有限,续保仍有压力;政府部门支持参与,但也有一定要求;此外,升级优化的内容价值值得肯定,但大多实际发生概率仍较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数量。”龙格说,从未来发展来看,惠民保会有更多医保个账可支付保费项目、新市民可参保项目、类车险的持续参保无理赔优待项目等各类服务和产品持续创新。

  杨帆提到,惠民保项目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逆向选择问题的挑战,投保门槛低,参保主要集中在高龄、有既往症的人群,而健康人群的参保率却很低,这极大地提高了保险公司赔付的风险。“未来惠民保的产品价格会更加合理优化和逐渐趋于稳定,产品形态会更加精细化,政府也会加强主导参与,促进良性竞争和正向循环,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加参保量”。

  在万小龙看来,立足可持续发展,惠民保需要更精细化、专业化的设计和运营。一是针对医保外自费的医疗服务、药品耗材费用,建立商保目录管理机制,使基金支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药物经济学价值、疗效优、价格合理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例如,镁信健康参与的杭州“西湖益联保2023”的医保目录外住院自费药品目录遴选和制定,协助保司对院内自费药品正面清单进行遴选和扩增,助力将608款药品纳入院内自费药品正面清单。二是强化理赔风控,做好基金支出的精细化管控。

  “提供有感的健康服务以提升投保人的获得感,降低脱落率。”万小龙补充说,目前惠民保获赔率低,使得未出险的投保人逐渐脱落。镁信健康对市场上的惠民保进行了用户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惠民保也配备了增值服务,但是增值服务的使用率普遍不到1%,然而使用过服务的用户整体满意度更高。“因此,做好更有感知的服务,提升客户黏性,有针对性地为大众设计一些高频且真正有价值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助于提升续保率”。

  3

  进入有序快速发展阶段

  2015年,深圳市首推“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即惠民保雏形。之后几年为探索期,直至2020年,惠民保迎来全面爆发期;再到现阶段,惠民保已进入有序、快速的规范发展阶段。

  多名受访人士向记者总结称,一方面,惠民保贴合了“健康险+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趋势,疫情下老百姓对医疗保障需求的激增更是成为惠民保加速落地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大力助推。这为惠民保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确定性,也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0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健康险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和医保控费,完善大病保险运行监管机制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明确了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系统定位,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惠民保确立了方向。

  2021年6月,首份针对惠民保的监管文件正式出炉。银保监会要求规范保险公司惠民保业务、量身打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服务民生保障,提出强化可持续经营开展专业服务等要求,并对多条违规行为列出“负面清单”。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在医保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等。

  今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健康险“惠民保”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中的重要一环,是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以价格惠民、保障前沿创新疗法等特点起到了良好的市场教育作用,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产生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阅读:惠民保

责任编辑:申雪娇 RF13056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