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CPI同比涨2.8%!核心CPI创非疫情时期新低,PPI涨幅持续回落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1至9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0%。

  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1%;1-9月平均,PPI比去年同期上涨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3%。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通胀温和可控,但核心CPI同比处于“1时代”,反映内需不足仍是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此外,尽管PPI同比放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但也要意识到,相对于常年水平来讲,目前部分原材料价格仍较高,加之全球外汇市场波动,部分企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后期货币政策更应“以我为主”,优先考虑提振内需,实现内部均衡。

核心CPI创非疫情时期新低

  在业内看来,9月份CPI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猪、菜”价格涨幅扩大仍是主要扰动因素。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在9月份2.8%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2.0个百分点。同时,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同比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8.8%,涨幅比上月扩大2.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在食品中,9月份,猪肉价格涨幅位居首位,上涨36%,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其次,为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17.8%和12.1%;食用油、禽肉类、鸡蛋和粮食价格分别上涨8.3%、7.9%、7.6%和3.6%,涨幅均有扩大。

  9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19.2%、21.0%和16.6%,涨幅均有回落。

  从环比来看,CPI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持平,其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2%和1.3%。

  “9月猪肉价格走高,一方面是国内餐饮服务需求回暖,季节消费需求增加带动猪肉价格上涨,同时,部分养殖户惜售、二次育肥也对国内生猪市场供给构成一定扰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蔬菜价格方面,主要是受国内局部极端天气影响,对蔬菜短期供应构成扰动。“但整体处于可控范围,秋季往往蔬菜供应有望增加”。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指出,中央和地方9月合计投放政府储备猪肉20万吨,保障了生猪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整体看,猪肉价格涨幅明显低于今年春夏季第一波涨幅”。

  对于9月份核心CPI同比下降,周茂华认为,主要是反映国内消费需求整体处于恢复阶段,散点疫情对部分需求构成抑制,去年基数抬升影响,以及9月能源价格回落影响非食品价格。

  “核心CPI创非疫情时期新低,是本月CPI低于预期的主因。”温彬称,房租环比下降,叠加服务与耐用消费品环比下行,导致核心CPI偏弱,也反映当前内需不足仍是经济主要矛盾。

多重因素促使PPI同比下行

  PPI方面,主要受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落、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及去年高基数影响。

  董莉娟表示,在9月份,0.9%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此外,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内部分行业需求回升,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下行,但下行态势趋缓。

  从同比来看,P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涨幅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由涨转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扩大。

  从环比来看,PPI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均下降。基建投资项目逐步实施,金属、水泥等相关行业需求回升,价格降幅均收窄。储煤需求提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下降4.3%转为上涨0.5%。

  “PPI同比放缓,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就业和消费。”周茂华也指出,相对于常年水平来讲,目前部分原材料价格仍较高,加之全球外汇市场波动,部分企业仍面临不少挑战。“此外,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著,最明显的就是电力供给整体充足、价格平稳,国内民生必需品市场供应整体充足,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等。”

  “9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各国央行竞相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紧缩交易’影响有所回落,原油价格持续回落,并且天然气受俄乌冲突影响区域分化,金属价格整体回落。”温彬表示,国内受外部压力传导减弱,输入型通胀压力减轻。

  “从产业链上下游整体表现看,前期上游涨价压力已基本传导至下游,而随着外部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回落,上游与下游涨价压力有所倒挂,中下游盈利空间回升。”温彬称。

  对于后期CPI、PPI走势,市场普遍认为,后续我国通胀压力将开始减弱,物价水平保持温和可控,CPI将转为下行。同时,PPI将延续放缓回落走势,并进入通缩区间。

  “猪肉价格依旧是CPI的重要支撑力量,不过随着政府冷冻猪肉储备投放等调控措施的显效,未来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减小。”温彬表示,能源价格依旧面临外部输入的不确定性,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分歧加剧转为横向震荡,我国成品油调价搁浅,因此对CPI的扰动减弱。

  此外,在PPI方面,鉴于当前我国通胀形势与欧美呈现较大反差,特别是我国核心通胀依旧偏弱,PPI也面临通缩,货币政策更应“以我为主”,优先考虑提振内需,实现内部均衡。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