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的“变革与重塑——2022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大学习”上,全国政协委员、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面对互联网巨头在保险领域采集数据流量大、线上场景丰富的各类生活服务平台的挑战,传统保险机构在数据生产、数据资产形成等方面将迎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机构唯有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变革、注重数字价值,围绕数据资产形成,聚焦于主要细分服务场景来开拓客户、创新产品,未来才能赢取更大市场规模。
从数据生产中寻找新的盈利点
2020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已达38.6%,位于全球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8%,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将达到10%左右。
在周延礼看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数字金融运行效率随之提升,金融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管理催生了新需求、新供给和新模式。
“持续加大金融科技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周延礼称,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金融科技对传统的银行保险机构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都会带来金融效率的提升。从金融科技创新看,区块链技术在企业信用、个人征信、数字货币、数字金融、数字保险等方面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保险机构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寻求以数字科技赋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保险机构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用于提升数字化运营效率,不仅是创新管理方式,而且带动了保险服务的效率变革。
周延礼表示,从保险理赔效率看,保险消费者数字化的体验,改变了传统保险服务的观感,车险理赔由7天变为现在的1天。多家传统保险机构将从数字科技赋能产品创新、个性化服务、智能客服与在线理赔等多个环节入手,探索保险服务数字化价值链重塑,以数字化转型来寻求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他认为,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传统保险机构应加大客户营销和服务布局,在挖掘客户需求、优化客户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数据资产,并从数据生产中寻找新的盈利点。
引导网络安全保险规范发展
周延礼认为,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网络安全保险就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伴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落地,重要行业领域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的密集出台,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已经迎来了发展机遇期。网络安全保险也受到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保险公司、网络安全企业等相关机构高度关注,各方都围绕政策制定、产品开发、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
周延礼介绍,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网络安全保险产品超过50款。从服务机构看,除外资保险公司外,包括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产险在内的20余家中资保险公司已经具备了网络安全保险相关产品和承保能力。从产品类型看,企财险数量接近半数,另有责任保险10余款,综合保险、应急响应专项险等其他类型险种。“尽管我们起步较晚,我国网络安全保险市场仍然先后出现了保障网络金融账户安全、虚拟财产安全、移动支付安全、云服务安全等产品,而且发展态势良好。”周延礼说。
不过,由于缺少网络安全损失及理赔相关数据,缺乏针对风险发生概率、损失类型以及损失规模的预测,制约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定价能力,制约了网络安全保险的发展。
周延礼建议,相关部委要协助保险监管部门建立国家网络风险损失数据库;保险公司建立网络风险理赔数据库,对接国家网络安全损失数据库;投保企业建立其系统和网络受攻击的记录,以便于保险公司评估企业网络安全水平。
“各级数据库的建立将使网络安全保险的费率定价精准化、规范化、合理化。随着数据积累得越来越多,费率定价也将在大数法则下更加准确。”周延礼表示。
此外,周延礼还建议通过开展网络安全保险试点工作,丰富网络安全保险供给,带动网络安全投保需求释放,总结提炼网络安全保险标准规范,促进各类主体深度协同,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安全保险生态。
周延礼认为,各地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构建“强制、补贴、鼓励”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如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保险购置减税政策、保险购买补贴政策等,以鼓励中小型企业主动投保网络安全保险;针对开展网络安全保险的保险公司推出奖励或补贴政策。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