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回报丰厚!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合计分红近830亿元、分红率均超30%

摘要
业内介绍,上市险企分红时会重点考虑公司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盈利规模、投资资金需求、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状况等情况。

  蓝鲸保险关注到,日前,中国太保披露其2021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96.2亿元。若加上已完成现金红利派发的中国平安,以及利润分配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的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A股五大上市险企累计发放的红利将达到829亿元。

  对比来看,各家上市险企的利润分配比例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保持了分红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投资者利益,来确定现金分红水平,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在30%以上。

  中国平安现金分红431亿居于上市险企首位

  7月1日,中国太保披露2021年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约96.2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96.2亿元。股权登记日为7月8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7月11日。

  就业绩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3%。分红派息方面,太保2021年度共分配现金红利96.2亿元,分红比例35.9%,低于2020年的50.9%。由于2020年太保增发了30周年特别股利,故分红水平较高,也是当年上市险企中分红率最高的公司。

  对于2021年分红率比例下降的原因,太保管理层在今年3月的业绩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一方面,在偿二代二期实施后,资本的认定趋严趋紧,保险风险的最低资本也在增加,所以集团下各保险子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考虑到相关政策落地的不确定性,公司从审慎角度对2021年分红水平进行了适当调整。另一方面,是在战略布局上,除了支持当期业务的发展,也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要为集团的资本在运用上留下一定的空间。

  太保管理层表示,公司未来在确定分红水平的时候,将会逐步转向以营运利润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净利润、偿付能力等因素,为广大投资人提供长期且稳定增长的投资回报。

  其余上市险企方面,中国平安已经于6月20日完成了2021年度分红派息,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再算上中期股息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8元,2021年中国平安向股东派发股息每股现金2.38元,合计分红约431亿,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42.4%。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还未正式进入派息阶段,但股东大会均已审议通过了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

  其中,中国人寿2021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65元(含税),按中国人寿已发行股份282.65亿股计算,拟派发现金股利共计约183.72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36%。

  中国人保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7元(含税),以总股本442.24亿股为基数,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5.01亿元(含税)。2021年度中国人保合并归母净利润为216.38亿元,分红比例达到30.04%。加上已派发的2021年半年度股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7元,合计7.52亿元),2021年全年股息为每10股现金股利1.64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72.53亿元,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3.5%。

  新华保险拟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每股1.44元(含税),按公司已发行股份31.2亿股计算,共计约44.92亿元,按照归母净利润143.97亿元计算,年度分红比例达到30.1%。

  对比来看,各家上市险企的利润分配比例并不完全一致,但都保持分红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投资者利益,合理确定现金分红水平。从分红总额来看,中国平安的2021年分红居于上市险企的首位。

  一位投资人士向蓝鲸保险介绍,上市险企在分红时会充分考虑公司目前及未来的业务发展、盈利规模、投资资金需求、偿付能力或资本充足率状况等情况,在确保公司长远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分红方案。尽管受疫情影响,保险行业有相当经营压力,“但是保险机构过去几年储备的家底仍然是相当丰厚的”。

  保险股呈“横盘蛰伏”状态,三季度或有回暖机会

  去年至今,保险股整体表现低迷,5月以来,保险个股出现调整迹象,但并未持续,板块整体仍处于低位,各上市险企也在以回购、增持、分红等方式积极护盘。

  对于保险行业后期发展,中信证券分析师指出,保险行业集中度高且头部公司地位稳固,整体处于低水平内卷状态,寿险尤甚,破局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寿险公司的渠道转型应该更重视专业服务体系建设。

  长城证券分析师认为,当前保险行业面临诸多发展考验,寿险处于深度转型期,受到疫情持续影响及新单销售压力,但预计最差时间点已经过去,数据反映边际改善趋势已现。目前市场积极推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以更好地满足理财需求、提升产品吸引力。代理人留存困境尚未消除,在经历规模大幅下滑后,目前初现企稳迹象。代理人产能有望在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培训和资源支持下,实现稳步提升。个险渠道发展受阻,银保渠道建设发力,随着各险企“产品+渠道”供给不断深入,负债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产险方面车险综改已满周年,单均保费下降影响导致的同比基数差异不再,车险存量和新增业务(新能源汽车)实现稳定增长,预计全年保费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水平。非车险业务具备顺周期属性,在2022 年经济“稳增长”的基调之下,有望实现稳健增长。行业竞争加剧,马太效应将持续。

  资产端面临下行压力,将受益于地产板块风险的逐步释放,从交易层面看,保险板块基本已呈现低估值,主要上市险企P/EV 处于0.30-0.53 倍之间。随着经济恢复、渠道改革成果逐步显现,率先开展并长期坚持改革的险企将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与中国长期稳健的经济基本面相比,当前股价反映的无风险利率预期悲观,保险股高股息策略叠加较低估值,凸显其配置价值。当下市场可能会横盘蛰伏,保守估计Q3 会有些机会。中长期看好估值修复,仍需重视配置价值”,长城证券分析师指出。

关键词阅读:险企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