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优化态势明显。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6月22日,今年已有489家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同期设立的机构数量为361家。以此计算,年内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净退出128家。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主要目的是降本增效、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应引导中小公司摒弃贪大求全的经营理念,加强内控管理,发挥自身优势提质增效,不断推进财产险高质量发展。
降本增效是主因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0年退出市场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共有971家。2021年,2197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当年险企分支机构净减少448家。而截至6月22日,今年已净减少882家。可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撤销的速度仍在加快。
对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认为,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保险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使得营销与理赔等过去需要通过线下分支机构开展的业务如今可以在线上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车险综合改革之后,一些公司更加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公司经营的成本效益调整分支机构布局。
聚焦财产险公司,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统计,今年年内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退出489家,而2021年同期该数字为790家。也就是说,从整体趋势来看,虽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撤销呈加速态势,但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撤销却呈减少趋势。
李文中表示,首先,财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撤销与车险业务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车险综合改革对市场的冲击已经减弱。其次,财险公司分支机构大幅裁撤并不会一直持续,主要以能否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和帮助公司实现经营目标为判断标准。
同时,记者统计发现,从财产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的类型来看,退出的机构多为营销服务部。其中,中小型保险公司撤销营销服务部的现象较为明显。
例如,渤海财险公开信息显示,在2022年考核中突出业务结构优化和非车险考核,实行“亏损机构一票否决制”,突出对新单经营成本的考核。同时,渤海财险推进亏损分支机构治理,坚决裁撤亏损机构,加速出清亏损业务。
至于退出机构以营销服务部为主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费用投入和亏损的举措之一。”
优胜劣汰 良性竞争
在车险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财产险承保端压力始终较为突出。随着近年保费收入放缓,行业竞争由增量转为存量,保险公司在业绩及成本的双重压力下,更倾向于选择裁撤经营能力不佳的分支机构,转而提升有限机构的服务质量。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从新设立的机构类型来看,中心支公司或支公司是主流。
“各保险公司大量裁撤营销服务部,转而增设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背后的原因是监管进一步趋严和规范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分公司、支公司虽然成本高于营业部、销售部和销售中心,但部门齐全、管理规范、责任明确。所以权衡利弊之下,保险公司舍弃营业部和销售部,选择分、支公司的组织架构。”
业内人士表示,服务水平和机构数量没有直接关联,“有进有退”才是成熟市场的标志。随着财险业务线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合理的退出机制。
对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撤销和优化,政策层面亦有相应引导。
2021年9月,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强调,经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具备基本经营条件、服务能力严重欠缺、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等情形,或因战略调整撤销分支机构,应提出分支机构撤销申请。银保监会将根据《办法》引导保险公司科学评估市场需求和供给,合理布局分支机构,促进公平良性竞争,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市场秩序。





- 10万亿海洋经济重磅利好!水产养殖罕见集体涨停,连獐子岛都板了,掘金海洋经济攻略出炉
- 核聚变发电迈入新阶段!中洲特材、常辅股份抢跑清洁能源新赛道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中集环科、海兰信抢占“深蓝”产业高地
- 中科院突破固态电池“心”技术!容百科技、恩捷股份抢占产业化先机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克莱特、天和防务掘金深海新蓝海
- 盘古Pro MoE 72B开源,AI 3.0时代启幕!润和软件等股投资机遇凸显
- 政策加码+技术突破!脑机接口概念“狂飙”,创新医疗连板,翔宇医疗等跟涨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 创新药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国家医保新政策全面激活医药产业链,资本市场持续看好!
- 国内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供需格局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