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融人寿的母公司,中天金融披露年报,透露中融人寿巨额亏损。
据报告披露,2021年,中融人寿亏损65.36亿,在近十年的寿险公司净利润中,这个亏损金额,也仅次于2019年亏损近70亿的天安人寿,以及2018年亏损68亿的幸福人寿。
如果不是中天金融的披露
我们是不会知道出大事了
因为中融人寿已申请延迟信息披露
01
踩雷地产,一年亏掉65亿
据已披露的信息
中融人寿踩雷了
踩了恒大、海航和宝能等雷
海航的雷
2018年8月
中融人寿通过信托
向海航资本投资9.99亿元
2020年
海航经营恶化
中融人寿计提减值2.05亿元
2021年再次计提减值5.94亿元
两年累计计提减值8亿元
宝能的雷
2019年以来
中融人寿向宝能投资了
两债券,一信托,一基金
累计投资金额27.5亿元
2021年
由于宝能现金流不断恶化
目前已计提减值5.4亿元
恒大的雷
2020年以来
中融人寿向恒大
投资两债券一基金
累计投资金额15.8亿元
目前已计提减值4.4亿元
过去三年
中融人寿向三巨头
投资超过53亿元
目前共计提减值18亿元
还有哪些雷
但中融人寿亏损65亿
剩下47亿亏损呢
除了踩雷这三家之外
还有其它哪些部分组成
或有待进一步的披露
02
资不抵债已不是首次
2015年
原保监会给了中融人寿重重的处罚
限制不动产/股权/金融产品投资各1年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陈远也被禁业1年
因为在2011-2013年期间
中融人寿违规运用保险资金
虚增偿付能力
当年的中融人寿极为激进
曾在5天内连续举牌3家上市公司
2015年前三季度
中融人寿出现在17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中
很遗憾的是
中融踩到牛市的尾巴、熊市的开端
于是乎到2015年底
中融人寿偿付能力已跌至安全线下
到2016年则直接跌至水下
2016前三季度偿付能力分别是
-18%、-18%、-42%
后来中融人寿被
暂停开展新业务
暂停新设分支机构
业务基本全面停滞
在此背景下
中天系2016年参与增资
中融人寿又满血复活
为本轮踩雷埋下伏笔
中融人寿历年资本+资本公积变化(亿元)
中融人寿股权结构
03
中融厄运的原生动力
中融人寿成立于2010年
实际控制人是贵州首富罗玉平
罗玉平靠房地产起家
一直想把手里的上市公司
中天城投转成金控平台
中融人寿就是如此应运而生的
中融人寿基本上是
通过银行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
然后把资金投向地产等领域
中融人寿实质上成为融资渠道
中融的资金多投向地产
一是因为对地产领域熟悉
二则是地产过去的回报高
但此一时,彼一时
地产早已是明日黄花
中融的风险也因此埋下
有趣的是
2017年
中天金融宣布以310亿元现金
收购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
前期已经支付70亿元定金
时至今日
已经过去5年
华夏人寿早被接管
不知70亿定金回来否
04
中融人寿的保险经营
中融人寿有7家省级机构
北上广深天津江苏四川
除2016年被打回原形外
业务算是一路高歌猛进
中融人寿历年保费(亿元)
中融的渠道基本是银行
2020年银保占比99.8%
中融的产品基本是
分红型两全保险和年金
除了这两产品外
中融人寿还卖了不少投连险
高峰期余额有200多亿
中融历年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余额(亿元)
中融成立当年
居然奇迹般盈利了
但第2、3年又亏损
第4-6年又盈利
2016、2017巨亏
公司变成负资产
也因此2016年
中融大幅增资
资本+公积金增加了40亿
中融人数历年盈亏(亿元)
在中融人寿的人生中
此前至少已两年踩雷
2021是第三次踩雷!
中融人寿是什么
中融是个金融牌照
中融是个资金通道
是资本大佬实现梦想的地方
但这个梦注定是要破了
关键词阅读:中融人寿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