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银行(中国)副行长黄健:产业升级进行时,外资机构这样布局中国

  受新冠疫情影响,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被迫“静默”近两个月,对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业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面对疫情冲击,外资金融机构如何帮助企业纾困?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看待国际金融机构的中国战略?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有哪些?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及环球企业银行中国区总裁黄健,进一步寻找相关答案。

成为一家雪中送炭的银行

  《国际金融报》:新冠疫情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于银行来说,在实际业务层面需要做出哪些准备和调整?

  黄健:业务角度上,根据过去两年的经验,不仅是摩根大通,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讲,整体应对得还是不错的。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是科技赋能,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进一步支持疫情期间的业务进展;二是业务本身的韧性,即过去多年来的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相关准备也迎来大考。

  技术方面的升级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最新的技术帮助自身业务更好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二是提升客户服务带来的体验。

  摩根大通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也是最大的美元清算行,2021年我们的系统每天需要处理超过9万亿美元的支付。在过去两年面临居家办公的考验下,保证了业务的正常运营和对客户的持续支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国际金融报》: 您如何看待环球企业银行相关业务的表现?

  黄健:整个金融行业发展到今天,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需要面对一些新的来自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战,但是传统金融机构依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对银行而言,如何能够根据自身业务优势,规划出整体战略来帮助业务进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对比过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扩大资产负债表、单一将利差收入作为盈利目标的情况,现在银行更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每个银行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制定不同的战略,去布局不同的业务重点。

  从摩根大通的角度,我们的一大业务重点在于如何更好地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些解决方案,比如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支付清算方面的服务。同时,科技助力在支援金融公司海外发展方面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国际金融报》:您对未来相关业务进一步发展有何预期?

  黄健:在金融纾困方面,我认为需要思考怎么样才能在疫情当中持续、更好地服务客户,特别是在各种“黑天鹅”事件当中,不管是面对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大宗商品波动还是外汇波动。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为一家银行怎么样服务客人,在客人最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最好的建议至关重要。

  在资金链上,我们也需要及时缓解客户的燃眉之急,从而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举例来看,有一家保健品企业,在疫情当中工厂因为工人隔离,产能出现滑坡,带来了资金方面的压力。作为一家主要银团贷款的牵头行,摩根大通协调各家银行对其业务进行了新的梳理,帮其进行重组,进而延长客户还款的期限。

  “更重要的是,通过缓解客户资金的压力,使客户继续在资金链方面得到支持,在接下来的复工复产阶段,能够帮助这家公司更快地把产能提升上去。”黄健告诉记者,摩根大通很重视这类金融纾困工作,“我们希望成为一家能够雪中送炭的银行,而不仅是锦上添花”。

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市场布局

  《国际金融报》:您有二十余年的银行从业经验,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如何看待国际金融机构的中国战略?

  黄健:从短期来看,也许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我们更应该从长期趋势上去看布局。首先,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相较于其他国家,依然是发展比较好、比较快的经济体。

  此外,中国的股债市场对全球投资者来说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长期来看更是如此,全球范围内如此有吸引力的市场还是比较有限的。

  现阶段,中国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更加注重通过产业升级来进一步支持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的转型能够保持定力,并朝着更好的道路发展,市场的潜力将是广阔的。

  《国际金融报》:如何看待近年来外资对中国的投资意愿?

  黄健: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达到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

  从我们接触的200多家外资企业来看,在过去两年当中,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海外产能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国内因为在疫情中“先进先出”,产能处于上升状态。直到今年第一季度,都可以看到有很多扩产能的投资进入中国。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国内的产能已经满负荷运行了两年,今年很多外资企业仍然处于扩产能的过程中。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后疫情时代还可以更进一步实现双赢的局面。摩根大通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抱有坚定的信心。市场虽然复杂,变化也很快,但是机会同样存在。作为外资机构,我们的优势在于桥梁角色,这就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发挥好桥梁作用,比如对外引进投资,对内帮助企业走出去,扩展海外市场和投资。

  在业绩方面,尽管过去两年面对疫情的影响和相关挑战,我们中国区的业务仍然是稳步增长。同时,在跨境交易方面,增长还是很可观的。

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会

  《国际金融报》:您如何看待未来经济增长的重点领域?

  黄健:产业升级是重点关注的方向。对于银行来说,选择合作客户方面也需要注意相关细节,比如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在海外开拓市场的需求等方面,都是考量的标准。

  以摩根大通为例,我们重点关注的产业之一是具有高科技生产特点的新经济企业,以及清洁能源技术行业等。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产业升级和淘汰之后,部分中国企业在全世界脱颖而出,光伏产业就是其中一个,在产能、技术等方面都较为领先。

  在“30·60”目标之下,还有更多的产业布局和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以看到,一些较为传统的电力企业设定了清洁能源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电的指标,并希望逐渐减少火电的产能。

  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我们作为全球金融机构,如何从全球的视野出发,了解客户的想法跟诉求,跟相关企业对接从而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转型非常重要。值得留意的是,其实传统的行业也有很多发展机会,只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还是能挖掘到不少很好的企业和项目。

  《国际金融报》:这几年绿色金融是一大热门话题,作为金融机构能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客户如何看待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黄健:我觉得绿色发展这一块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机会。尤其是“30·60”目标定下来之后,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大的飞跃。我是2014、2015年开始参与绿色债券项目,多年来见证了从一开始我们推着企业走,到现在他们拉着我们希望多了解绿色债券的变化。在资本市场的发债和融资领域,绿色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自2015年来,摩根大通已经帮助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了总额近269亿美元的绿色、ESG和可持续发展债券。

  其次,还应进一步关注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需要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设立计划。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相关目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与此同时,在转型过程中,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在内的产能扩张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社区发展方面,摩根大通认为,需要促进发达市场经济的包容性,侧重小型企业融资、住房贷款和可负担的住房、教育与医疗。从国内来看,就是社区发展好了,更加富裕了,对企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都有好处。

  整体来看,城镇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需要考虑如何提供可负担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相关的服务。作为金融机构,更需要发挥领头作用。去年5月以来,在摩根大通集团层面提供的大约2850亿美元的融资中,41%是新兴经济体发展融资,37%是绿色融资,22%用于社区发展。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