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明年全球生产主力仍将在中国

  步入2021年最后一个月,回顾这一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但增长趋缓。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全年经济增长情况总体乐观。

  那么,在全球经济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展望2022年,市场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近日,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到,明年全球的生产主力将仍然是在中国,对于中国生产的终端产品、工业投入品、工业中间品的需求都会上升。

  同时,王丹表示,现在市场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以股市、债市为例,也会受到疫情、各国债务的影响。此外,各个国家抗疫措施有所不同,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情况也不相同,不排除会导致市场过度反应的可能,这或许是今明两年的一种“新常态”。

出口仍然保持强劲

  回顾2021年,王丹表示,今年我国GDP增速预计在8.2%,略高于市场预期。尽管在年底之前面临一定的经济下行因素,但上行因素也同样明显,比如出口仍然保持强劲,制造业投资在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加速。

  “上述积极的因素不但会在今年年底保持,而且也会延续到明年。”王丹告诉记者,此外,今年整体的通胀水平比较低,从CPI的角度来看,全年通胀率远低于央行之前3%的官方目标。

  对此,王丹分析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食品价格比较低,以猪肉价格为例,最近一两个月,尽管由于季节性原因,从生猪的出栏到运输面临一些困难,导致价格稍微高了一些,但整体来讲价格仍处于低位;另一方面,内需也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2年,恒生中国预计,全年GDP增速是5.3%。王丹指出,尽管预计明年进口的增速会高于出口,但由于疫情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全球产业链重建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主要工业国的产业链都面临着投资不足的局面,在今年并没有得到改善。

  “可以看到,明年全球的生产主力将仍然是在中国,对于中国生产的终端产品、工业投入品、工业中间品的需求都会上升。”王丹进一步表示。

  “我们预测明年CPI在2.5%,较今年有所升高,但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较低水平。”王丹指出,疫情发生后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美国的通胀很难传导至中国,根本原因在于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现象,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相对比较稳妥。

  “今年下半年之后可以看到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但仍然较市场预期有一定距离,而且货币政策整体上不再依赖较为传统的降息、降准,更多地倾向于结构性政策。”王丹表示,比如近期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预计在未来两三年或将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形式之一。

如何看待通胀压力

  近日,鲍威尔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时表示,鉴于目前美国通胀压力高企,美联储应考虑提早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他强调,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较高,也许“提早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他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就是否加速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展开讨论。

  鲍威尔指出,继续使用“暂时性”这个词描述美国通胀情形已不合时宜,美联储应尽量更清楚地解释其对通胀的看法。

  对此,王丹分析称,从鲍威尔近期表态来看,相关态度是有一个逐渐明确化的过程的,但或许并不预示着美联储的实际操作。从美联储这几年对于市场预期管理的大方向来看,此次讲话或许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对于未来通胀和美联储加息速度的预期。

  “现在市场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以股市、债市为例,也会受到疫情、各国债务的影响。”王丹进一步指出,此外,各个国家抗疫措施有所不同,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情况也不相同,不排除会导致市场过度反应的可能,这或许是今明两年的一种“新常态”。

  对于明年全球供应链瓶颈的缓解对通胀和出口的进一步影响,王丹告诉记者,现在全球供应链几大瓶颈中最关键的还是海运,因为海运价格居高不下,所以在生产能力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企业方面会有差不多3到6个月的延期,即现在发的货是3到6个月之前的。

  “从明年的情况看,中国的供应链还是比较稳定的,由于疫情控制较好,生产方面不会受到影响,但是也需要注意受到产业链上其他国家影响的可能,比如由其他国家向中国供给原材料或工业中间品。”王丹进一步指出。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