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成效显著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前值49.2%。非制造业PMI为52.3%,前值52.4%。其中,制造业PMI回升超预期,时隔2月重回扩张区间。

  整体来看,近期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成效显著,稳企业、保市场主体等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持续发力,推动当月制造业景气回升,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企业经营状态和预期好转。

  不过,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后期仍需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进一步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和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并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提振内需等。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重回扩张区间,并且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数全部上升。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的上升幅度最大,为52.0%,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其次是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2%,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再次是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后是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最后是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11月制造业PMI回升明显来源于多方面原因的共同促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生产方面,近期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使生产PMI指数环比出现大幅回升,并创下6月以来新高。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生产企业状况改善。“能够看到,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现大幅回落,出厂价格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之下,企业预期改善,及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出现回升现象。”

  11月,制造业需求虽有所改善,但主要指标仍位于收缩区间。具体看,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指数分别为49.4%、48.5%、45.7%,分别比上个月上升0.6、1.9、0.7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的上升,表明制造业需求有所改善。分行业看,年末需求旺季临近,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饮料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升到较高景气区间。同时,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幅度较大,医药、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上升幅度较大,这些行业出口预期较好。”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指出,虽然订单指数全面回升表明市场需求有所改善,但整体需求依然偏弱。例如,家具、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订单指数尚处于较低水平。

  企业方面,在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背景下,11月,中小企业制造业PMI指数均有改善。其中,中型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2.6个百分点至51.2%,重回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指数环比回升1个百分点至48.5%,虽然仍位于收缩区间,但为下半年以来的最高点。此外,大型企业PMI指数基本稳定,11月为50.2%,保持在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PMI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保持稳定恢复。而非制造业PMI回落原因主要为服务业景气指数下降。

  从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1%,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在此之中,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不过,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冬季天气转冷,全国多地出现疫情散发,导致服务业景气度下降,且与户外消费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市场活跃度明显减弱。“不过,11月份,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服务业表现相对较好,例如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持续扩张,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较高的景气水平,表明对服务业未来恢复信心较好。”

  此外,11月,建筑业景气度止跌回升。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9.1%和54.2%,比上月上升2.2和1.9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加快扩张。

  业内认为,四季度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落地,基建投资预期转好,带动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上升。同时,当月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较上月大幅下降,并低于去年疫情期间水平,成本下降也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业经营活动加快。

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仍较多

  “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发挥效果,原材料涨价基本被遏制,电力供应紧张缓解,稳企业、保市场主体等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持续发力,推动了当月制造业景气的回升,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企业经营状态和预期好转。”温彬指出,虽然当月供给和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仍需保持一定观察。

  光大银行金融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制造业虽面临一些积极因素,有望保持扩张格局,但也面临着一定挑战,主要是当前全球疫情尚未受控,全球供应链修复、部分重要零件供应改善、畅通全球航运物流需要一定时间。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我国要继续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要进一步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和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要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大力提振内部需求,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另一方面,要稳定出口增速,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