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护理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太保长期护理保险已覆盖人群逾3500万

  一体化经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失能人员超4000万。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人口中,40.7%的人主要生活来源是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而在失能老人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70%。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明确在“十四五”期间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长期护理保险将是未来的社保“第六险”,有效补充我国多层次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短板。

  近年来,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响应国家战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机制”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全国的制度试点工作中,自2016年3月首次中标南通长期护理保险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承办长护保险项目59个,服务国家级试点城市17个,地方试点城市21个,覆盖参保人群逾3500万,赔付逾100万人次。

  创新思路 整体解决

  作为一项全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在试点之初,长期护理保险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善、配套标准不健全、服务管理智能化水平不足、群众知晓度和接受度不高等问题。

  中国太保寿险积极参与到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中,在经办或承办服务的过程中以“经办服务一体化、产业资源协同化”为基础,“管理制度标准化、评估标准本地化、护理服务专业化、流程管控信息化”为助力,集合专业力量协助政府解决长期护理保险落地经办中的难题,逐步形成了针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六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的经办服务,助力项目快速有效落地,做有为的政府辅助员,做有力的经办技术员,做有心的百姓服务员。

  协同产业 专业护理

  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涵盖申请、评估、护理、稽核、结算等多个流程,中国太保寿险集合智库力量,协同评估、护理、系统等产业资源提供覆盖筹资、评估、支付、服务4个关键环节18个方面的一体化经办服务。

  为解决各地在政策落地中关键的评估标准制定难题,中国太保寿险在行业内率先定制专属评估标准,并将失能评估的上海标准引入全国7个地区,优化评估结果的精度。为解决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管理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中国太保寿险开发了“智慧长护”系统,不仅实现全业务流程的系统化,提高了管理效率,更是将大数据分析和专家指导意见输出智能审核规则,植入信息系统,实现评估、护理、稽核自动异常预警,提升基金安全管控。

  中国太保工作人员(右一)定期回访参保长护险的客户

  中国太保寿险秉承“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注重资源引入及产业资源整合,目前已与国内十余家最优秀的全国性护理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实现居家护理服务资源的丰富、专业和规范。依托专业化护理管理,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不仅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优质资源的注入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就业,提升了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中国太保寿险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剑指出,通过引入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经商业保险公司专业、一体化运作,能使资源得到更高效地配置,让长期护理保险真正意义上惠及更多人群,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与生态内涵。

  区域协同 便民利民

  在国家重点发展的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已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中国太保寿险在15个试点城市中服务12个,占比80%,行业第一。从试点运行情况看,由于各地老龄化程度、财政实力等各不相同,导致失能人群认定、待遇支付金额、护理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培养等标准无法统一,给居民异地养老带来不便。

  2021年1月起,上海地区符合条件的参保老人,可以办理异地备案,实现在异地连锁养老机构享受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上海长期护理保险委托商保经办的唯一供应商,中国太保寿险将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区域协同和一体化经办,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标准、统一结算,实现便民利民。

  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独立险种,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才能让更多人受益。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太保寿险也将针对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实施要素,持续完善其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补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短板,促进护理服务体系的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阅读:人口老龄化 中国太保 长期护理保险

责任编辑:戴海东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