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滨:强化养老保障三支柱间衔接贯通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中国银行保险报》获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滨将提交两份提案,涉及保险服务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和绿色保险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

  三支柱间应共享信息

  王滨表示,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但商业养老保险充足性不高、可持续性不强、完善性不够,以及各支柱之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具体来看,第一支柱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占据主导地位,但养老金替代率偏低,全国平均不足50%,且呈下降趋势;第二支柱惠及人口有限,覆盖率不高;第三支柱发展较为缓慢,占比偏低,对养老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

  在王滨看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有研究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据他介绍,长期以来,中国人寿一直积极探索保险参与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方式。集团旗下养老保险公司已经专业化运营超过10年,首批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管理业务,目前受托、投管规模合计约1万亿元。旗下寿险公司在养老年金保险上具有几十年运作经验,是首批参与地方政府长期护理保险、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现有各类年金保险产品30余款,承保的有效保单约5700万件,积累的准备金约1.3万亿元。

  为提升人民群众养老保障水平,更好发挥金融保险优势,推动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王滨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研究制定养老保险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以降低领取阶段的税负为核心,打通第二、第三支柱税收优惠,吸引更多个人参与;对机构通过差异化的增值税减免措施,降低机构经营养老保险业务的税负水平。

  二是强化三支柱间的衔接转换贯通。加快构建统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三支柱间共享信息,实现不同层次养老保险产品的便捷转换和退出,便于居民在长周期中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家庭结构、风险偏好等变化,统筹规划和动态安排。

  三是引导养老金融产品形成专属优势。针对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配套出台机制相容的监管规定、会计准则、业绩考核办法等,坚定长期化定位,统一标准,统一领取期限及条件,并在估值核算、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方面给予鼓励性政策,强化养老金融产品的专属属性。

  四是试点先行推进三支柱改革。加快推进业务创新试点,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建议选择大型金融保险机构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多层次、多形态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的业务新模式,更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人群的差异化养老需求。

  推进绿色保险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绿色保险在内的绿色金融是近期热点话题之一。

  王滨表示,绿色保险具有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和增益奖补、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减轻政府和企业经济负担等功能,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但目前我国绿色保险以环境污染责任险为主,保费规模小、覆盖率低、产品单一,企业投保和保险机构展业意愿不强,保险机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还远未发挥。

  对此,王滨在《发展绿色保险服务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推行法定保险制度。加快研究实施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通过立法对绿色保险投保的领域、方式、惩罚措施等予以明确,切实解决逆选择和自主投保意愿不足问题,推进绿色保险快速发展。

  二是设立绿色保险赔偿基金。完善风险分摊机制,由国家财政和商业保险公司每年分别按照GDP和绿色保险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拨付和提取,集中管理、市场化运营,主要用于垫付快速救治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应急费用、防止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需要的施救费用,以及支付一定限额之上的赔款。

  三是加强对绿色保险的财税支持。可以从开展绿色保险服务的保险企业和参保企业两头着手,研究分别给予专项增值税减免优惠和税收行政收费优惠等,提高开办绿色保险业务和投保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公共数据平台。保险行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探索开展跨部门合作,健全绿色保险发展的基础设施,利用物联网、5G等新型信息技术,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研发、费率厘定、承保理赔、风险评估、损失测算等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阅读:全国政协委员 王滨 养老保障 三支柱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