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告泄密了1.8万亿险资的投资动向!2021年95家险企倾向超配消费、下注港股
金融界网1月21日消息 作为一贯追求稳定收益的险资来说,近些年来胆子正在变大。
当然一方面是监管在鼓励险资抢筹权益市场,另一方面是,大环境做固收确实面临着长期利率低位运行的尴尬。
95家险资喊出更青睐股票投资
金融界了解到,2021年开端,就有95家险资机构就喊出了更加青睐股票投资,重点偏好沪深300和上证50。
保险资管协会近期发布的《2021年第一期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分享》(以下简称“《调查》”)中,35家保险资管机构和60家保险公司参与了这份报告,而他们的观点,我们不得不关注。
去年12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就公开表示,保险资金将上市公司作为重要投资标的,直接或间接投资各类股票、债券约10万亿元,其中约2万亿在股票市场交易,因此可以看到险资的影响力。
而且监管上也在不断拔高险资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去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在《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到,对保险公司投权益类产品,挂钩偿付能力充足率,给出了8档比例监管,保险公司投权益类资产最高可以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
金融界了解到,新华保险就有意加大股权投资比例。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总裁李全称,目前新华保险可投比例约35%左右,如果后续有增加的意愿,还能够提高到40%左右。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钢认为,当前,保险资金配置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长期利率中枢逐步下行加大了资产配置难度;比如违约率逐渐攀升降低信用债吸引力。为更好地适应投资环境的变化,险资需要逐步加大权益投资比例,拓宽提升业绩的方式。
赛道仍是消费
目前从总体来看,调查报告表示,2021年消费板块是险资最倾向的超配板块,此外,在另类投资领域,险资则偏好能源、交通、医养健康等领域。而且在最近的“决战香江热”中,险资也认为,港股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及配置价值相对A股更高,同时看好金融、地产等低估值顺周期板块的重估机会。
金融界还具体了解了一些险企2021年的投资策略。
新华保险称,未来必须将公司战略融入到国家战略中去,在投资方面不断地向绿色投资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倾斜。
平安资管表示,建议围绕顺周期低估值与高景气成长两条主线挖掘结构性机会。其中,顺周期低估值主要聚焦煤炭、化工、机械设备、银行、保险等;而高景气则包括新能源、军工、消费电子等。平安资管也提示了“港股的价值”。他们认为,目前港股处于低估值阶段,明显落后全球主流市场估值修复趋势。如今内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渐落地,中国与全球经济复苏形成共振,港股配置价值更加显现。
国寿安保则看好消费领域的潜力。他们认为,消费升级是未来消费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在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征程中只走了一半,未来消费领域仍值得深入研究,很多逻辑会形成中长期的投资机遇。
金融界还咨询了泰康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泰康资产管理公司CEO段国圣,他用了谨慎乐观四个字来回复对今年行情的看法,不过对于具体赛道选择,并无过多透露。
关键词阅读:险企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