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后半场“医”与“养”难以分开,更加健康、更有活力的晚年生活是长寿时代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养老领域更是如此,决定养老服务品质的最关键因素,往往是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疫情之下,老年人比年轻人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养老机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有这样一家养老机构,把长者颐养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度梳理,整合自有的医疗和养老资源优势,用重急症处理、上门居家护理、院内医疗、名医专家讲座、理疗康复治疗五项服务解决疫情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控、就医取药等难题,竭力守护长者安康。
专家上门,绿色就诊
重危急症风险及时识别
今年90多高龄的罗奶奶(化名),于2018年入住深圳前海人寿幸福之家(以下简称“幸福之家”),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入院时就伴有的周期性左下肢疼痛出现渐进性加重的症状,尤其今年年初开始越来越强烈的疼痛感让罗奶奶几乎夜不能寐。当时正处于疫情期间,医院无法正常就诊,长者和家属都十分焦虑。
幸福之家健康管理中心医务团队快速进行风险判定,启用与宝安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的医疗绿色通道,邀请宝安区人民医院骨科专家潘院长上门为罗奶奶进行诊疗,及时诊断出脉管炎并进行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期间,幸福之家医务和照护团队提供24小时的精心护理,并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康复、照护和心理疏导计划,让罗奶奶顺利度过康复转换期。
三甲医院,居家护理
小病不出门,取药更方便
去医院看过病的人都知道,“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疫情期间看病拿药更是麻烦。不过,因手术做行膀胱造瘘术的黄爷爷(化名)却没有这个烦恼。对黄爷爷来说,术后定期更换尿管是必须项,掉管、堵管等情况两小时内不及时处理,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幸福之家健康管理中心医务团队在每日定时巡查、定期冲洗和及时呼叫响应的基础上,对接宝安区人民医院居家护理医疗团队上门服务,穿着隔离服为居家长者更换尿管。在幸福之家入住的每位长者都有自己的专属健康档案,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面精准的健康管理和养生保健服务。疫情期间,幸福之家每周邀请名医专家上门坐诊,并作高血压、骨质疏松、营养科、心理健康等空中课堂专题讲座分享,让长者看病、取药两不耽误,也帮助长者舒缓因疫情所导致的过度紧张的情绪。
理疗康复,重点建设
专业服务缔造品质健康生活
高标准的温情服务与专业品质,让医养结合模式优势凸显;高质量的急救能力和康复能力,长者和家属们感怀在心。
谈到院内康复理疗,年近80岁的李奶奶(化名)最有发言权。从她去年12月底大腿骨折,到1月2号从南医大出院,到3月1日第一次站起来,再到5月初可以独立行走,幸福之家理疗室的专业医师为李奶奶定制了个人康复理疗方案,包括前期运动治疗、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平衡功能训练、腿部灵活训练、步行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帮助李奶奶重拾欣然笑容。
疼痛治疗、言语吞咽治疗、作业治疗、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幸福之家正大力打造的康复中心将涵盖各类理疗康复服务,为长者建立“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慢病康复——老年护理”的闭环整合型医疗保健体系。
疫情之下,幸福之家充分发挥医养结合优势,极大缓解了院内长者寻医问药的焦虑情绪,全员坚守岗位,筑起安全防线,实现长者和员工零感染。
作为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首家康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同时也是前海人寿首推的集养老、医疗、保险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品牌,幸福之家被列入深圳市十二项重大民生工程之一。2018年8月28日正式开业运营后,幸福之家始终致力于为长者打造高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并将于近期迎来开院两周年纪念庆典。





- 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多重利好助推黄金板块迎来重大投资机遇!
- 重磅利好再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超亿元订单激发万亿级市场潜力!
- A股再迎重磅利好!财政部新规撬动万亿险资入市,高股息资产成“香饽饽”!银行股年内9次被举牌
- 国产减重新药在深圳开出首张处方,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 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即将召开,国产开源芯片生态加速成型
- “反内卷”,刷屏!过去一周券商发布176篇主题研报、召开79场主题路演
- 线下市场销售额增长超800%!东北地区空调需求爆棚,新轮国补资金将陆续到位有望接力刺激国内需求释放
- 三星正建苹果折叠屏专用产线,设备更换等工作已于去年下半年启动
-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高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已批复2220亿!最高或增加3.15万亿资金,险资调研超8000次积极“布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