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险市场开启“重典”治乱

  意外险市场全面清理整顿工作开启。此次整顿工作预计耗时半年,分为自查自纠、监管抽查和总结报告三个阶段。重点排查意外险的产品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理赔管理和内部管理等5个方面的问题。意外险改革步伐正在加快!

  6月18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银保监会已于近日向财、寿险公司印发《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集中整治强制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意外险市场突出问题。

  整顿工作预计耗时半年,从6月延续至12月15日,采用“自查自纠+监管抽查”的方式,重点排查意外险的产品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理赔管理和内部管理等5个方面的问题。

  法国再保险北京分公司产品开发精算师陈婷婷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意外险应该是人身险的产品类别中,消费者认可率最高的险种之一。产品简单,保障的风险很好理解,容易受到认同。“但这类产品不管是在经营方面,还是定价和销售费用上,仍存在诸多杂乱现象,这也是监管着手规范意外险市场的主要原因所在”。

  整顿分三步走

  根据上述《方案》,此次整顿工作将分为自查自纠、监管抽查和总结报告三个阶段。

  今年6月至7月为自查自纠阶段。各保险法人机构组织下辖所有省级分支机构进行全面摸底,逐条对照整治工作要点开展自查自纠,于7月31日前将全国市场排查整改情况书面报告银保监会相关部门和实际经营所在地银保监局。并组织省级分支机构,于7月31日前将辖内市场排查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属地银保监局。

  8月至11月为监管抽查阶段。各银保监局综合保险法人机构和省级分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对包括人身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在内的省级分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视情况对相关保险中介机构开展延伸检查,检查名单于8月31日前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数量不少于3家。

  银保监会将综合考虑保险法人机构自查自纠情况及各银保监局对保险法人机构检查对象的建议,选择问题比较集中的保险法人机构开展现场检查。

  最后是总结报告阶段。各银保监局应于12月15日前,向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报送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组织实施、机构自查自纠、监管抽查处理等情况和对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健全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等的意见建议,并附相关表格。

  重治五大问题

  本次集中整治工作侧重产品管理、销售管理、渠道管理、理赔管理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整治对象覆盖人身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

  一、产品管理整治重点包括:

  ★是否未按规定使用经审批或备案的条款费率;

  ★费率浮动是否违背精算原理;

  ★产品回溯工作是否到位;

  ★是否向中介机构支付明显偏高的中介费;

  ★条款设计是否合理;

  ★是否通过虚列业务及管理费套取费用变相突破报批或备案的手续费率(附加费用率)水平等。

  二、销售管理整治重点包括:

  ★是否存在强制搭售和捆绑销售,限制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

  ★是否存在销售误导;

  ★是否存在混淆团体意外险与责任险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否存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的违法违规行为;

  ★客户信息是否真实等。

  三、渠道管理整治重点包括:

  ★是否委托不具备合法资格的机构开展销售活动,支付或变相支付手续费;

  ★是否委托未进行执业登记的个人开展销售活动;

  ★是否通过现金贷等网贷平台销售意外险,或通过渠道挂靠等方式变相与网贷平台合作销售意外险等。

  四、理赔管理整治重点包括:

  ★是否以拖赔、惜赔、无理拒赔等方式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是否存在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是否要求消费者提供不必要的索赔证明文件,或附加限制条件等。

  五、内部管理重点整治包括:

  ★内控管理是否严格;

  ★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是否到位;

  ★信息披露是否依法合规等。

  市场化改革迫在眉睫

  事实上,自2019年7月以来,银保监会连续开展了现金贷等网贷平台意外险排查和借款人意外险清理整顿工作,提前释放了改革信号。

  今年3月,意外险改革启程。3月5日,银保监会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意外险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宣布用两年时间扭转意外险市场乱象丛生的局面。

  《意见》特别突出2020年及2021年的改革任务,其中就包括“针对搭售和捆绑销售、手续费畸高、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组织开展意外险市场清理整顿”这一强化市场行为监管的重点改革任务。

  彼时,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方面的集中整治,搭售和捆绑销售突出问题将得到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的机构和责任人将会依法严肃处理,市场整体面貌将焕然一新。

  众所周知,意外险是一种保费低廉、保障范围灵活、保障功能较强的险种,社会需求广泛,客户数量众多。近年来,意外险作为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补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提升全社会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风险的意识、增强全社会风险抵御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意外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9.23%,赔付支出298亿元,同比增长11.19%。

  谨防渠道“薅羊毛”

  但我们同时看到,由于意外险市场基础薄弱,定价机制科学性不强,销售行为不够规范,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与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陈婷婷介绍称,目前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均可经营意外险,但两者的销售模式却有所不同。人身险公司主要在代理人和互联网保险平台销售。财险公司除了互联网平台外,还有很大部分依靠其他业务平台代理销售,如旅行网站、订票网站、借贷平台等。

  “同时,意外险的定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且发生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为了市场竞争,产品的风险定价往往偏离实际的风险水平。”除此之外,陈婷婷还透露,意外险的销售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高,尤其是通过其他平台业务销售的意外险。

  她举例称,很多旅行意外险的销售费用占比都在50%左右,航空意外险的销售费用甚至可以达到80%至90%。“而为了将一些不合规范的手续费给到相关渠道,保险公司往往通过虚构费用项目进行操作”。

  陈婷婷表示,监管层也正在着手规范意外险市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全意外险的精算体系。只有把产品本身的风险识别清楚,并且标准明确,才能避免产品中暗藏各类不合规的费用。

  “意外险不复杂,除了把产品本身做扎实,建立好产品价格的调整和风险回溯机制,还要规范销售市场,避免渠道的力量过大,把本身性价比高的产品通过渠道‘薅羊毛’变成了一个渠道附属的产品。”陈婷婷说。

关键词阅读:重典 市场整体 银保 市场基础 意见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