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观察|上市险企科技力比拼!从数字化转型到科技输出
保险科技的本质是科技赋能保险行业进化,提升用户体验和保障质量。
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意识到保险科技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到科技“健身”的行列,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上市险企自然冲在前面。
插上科技的翅膀
从年报上看,各大上市险企均采用科技手段赋能保险业务,为降本增效、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化风控等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19年,中国人保聚焦“风险管理+财富管理”、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新业态的变革思路,制定商业模式对标方案,加快转型变革步伐。
在推进降本增效方面,中国人保加强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严打严处内外勾结、诈骗诈赔等行为,人保财险全年理赔减损超过200亿元,同比多减损近20%。
中国人寿则启动“科技国寿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从效果上看,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2019年线上获客同比提升47%,线上增员占比达70%,线上培训新人超490万人次。
此外,中国人寿还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在核保、保全、理赔、服务、风控等领域的应用能力,2019年个险保单自动化审核通过率达89.4%,全流程理赔自动化案件1130余万件。
中国平安用科技赋能主业也不落人后。2019年,中国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27.1%,达到821.09亿元。
在降本方面,平安智能语音机器人已覆盖集团83%的金融销售场景、81%的客服场景,可实现每年坐席成本下降11%。
在提效方面,截至2019年12月末,AI面谈官已累计面试超600万人次,累计减少人工面试68万小时。
在风控方面,平安AI贷后管理人均管理贷款规模达5400万元,较年初增长32%。
让科技走向世界
记者注意到,2019年,一些上市险企在科技赋能自身保险业务的同时,还对外输出科技,并实现突破性进展。
2019年,众安科技输出实现收入2.697亿元,同比上升139.9%。
具体来看,众安在线推出保险应用中台,帮助保险同业在不更换核心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共享服务快速实现数字化运营升级。例如,为横琴人寿提供的寿险数字化运营整合方案,助其打造业内寿险全流程的分布式核心业务系统。
在海外市场上,众安保险在东南亚与Grab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定制马来西亚首款按日付费的互联网商业车险,上线8小时就积累1万名司机用户。
截至2019年末,已协助Grab生态出单超500万张。与新加坡保险机构职总英康达成战略合作,依靠科技输出推动保险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无独有偶,作为平安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有序推进海外战略,如与SBI Neo Financial Services株式会社合作成立日本合资公司,助力当地金融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又如,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市场,在新加坡分公司基础上开设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分公司。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融壹账通已为境外14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机构提供服务或签约合作。
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
除了利用科技赋能保险业务、加强科技输出,各大上市险企还意识到建设科技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性。
记者从中国太保年报中发现,于2019年1月上任首席科技官的戎国强,其年薪514.4万元,超过所有高管,科技人才炙手可热可见一斑。
其他上市险企同样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拥有近11万名科技业务从业人员、3.5万名研发人员、2600名科学家组成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
同时,平安设立八大研究院、57个实验室,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并产出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末,中国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9112项,累计达21383项。
众安在线年报显示,2019年,众安在线研发投入达到9.769亿元,同比增加约15%,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占公司雇员总数的46.8%。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