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原本高歌猛进的保险板块却未能延续2019年的上攻势头。春节前后,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如其来,打乱了保险行业原本应该风风火火的“开门红”节奏。
日前,各大险企陆续公布了1月保费收入,里面又会给予市场怎样的讯息?
开门红效应分化
通常来说,“开门红”对每家险企都是全年最重要的创收期,有些险企一季度“开门红”的保费甚至可占全年的40%以上。往年的“开门红”时期,也是保险代理人和业务员拜访客户最为密集的时期。
2019年,保费收入的增长给各家保险公司的财报形成有力支撑。然而,在今年公共卫生事件的阴云之下,随着春节期间居民出行的持续减少,各地交通管制,使得今年的开门红格外不同于以往。
智通财经APP梳理各大险企公布的数据,寿险方面,国寿(02628)和新华(01336)表现较为亮眼,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寿1月总保费收入达到1935亿元,同比增长22.6%。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月总保费的高增长是再度在去年1月高达24.4%的增速上完成,基数高因此含金量较高。
这与国寿早在去年10月便开始布局开门红以及中期年金为主的产品策略分不开。当前国寿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开门红任务,目前主打长缴储蓄型年金,相对其他公司国寿“开门红”业绩较为确定。
而增速更为亮眼的是换帅过后的新华保险,对于2020年开门红增长的诉求明显加强,公司于2019年开启二次腾飞战略,重振银保渠道,趸交贡献保费增速。由其1月保费收入增速超预期可以看出,新单的强劲增长亦值得期待。
除了国寿、新华和中国太保(02601)以外,其他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市场普遍认为,1月末至2
月份春节假期延长,叠加卫生事件影响,寿险公司代理人增员和拓展业务的活动受到较大限制,鉴于目前互联网保险渗透率仍然较低,新单增速还是会有所放缓。
财险方面,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产险保费的影响较小,且车险赔付率有望降低。1月内的事件通过拉低新车销量来短期抑制车险保费,但可促进意外健康险保费增长,对其他非车险影响很小。
整体来看,尽管2020年第一季度由于市场销售策略和业绩变化较大,各公司份额占比有相对较大的变动,但行业内整体竞争格局稳定,未发生较大变化。
健康险或受青睐
据证券时报报道,不少地区尤其是湖北的民众,主动咨询和购买保险的人士在增加。针对这次公关卫生事件可以赔偿或给付的险种主要是寿险和健康险,而医疗险是健康险的重要组成。“每一次大疫情过后,都会出现投保率增加的现象。”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表示,2003年的非典就让保险行业的投保率增加了。
尽管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代理人的增员和业务拓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事件的趋势逐渐明朗,社会公众活动量逐步恢复正常,对于保险的需求有望迎来前期抑制后的迅速增长。
而事后,居民的保险意识和保险需求有望大幅提升,长期来看,健康险的需求和销售将会有大幅增长。
与此同时,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更加凸显保险行业互联网化的重要性,从前端销售到代理人培训再到后端理赔,金融科技运用程度高的公司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更小。近日来,港股市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06060)脱颖而出,成为内险股节后表现较为靓丽的“黑马”。
由港股内险板块的涨跌幅来看,众安在线一骑绝尘,在板块内个股一片下跌中,跑出了年初至今涨幅18%以上的好成绩。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众安在线公布1月份保费收入为14.85亿元,同比增长62.3%,其增量主要来自于短期人身险,易于理解的保险条款、网络销售以及线上化投保操作为其销售带来了便利性。
尽管目前险企的保费收入仍然受到一些短期干扰因素影响,但依然不改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保险配置需求逐渐加强,行业整体受需求驱动而长期向好的逻辑。





- 盛宴来了!“当红炸子鸡”宇树科技启动IPO,王兴兴频频发声营收已超10亿,A股机器人行情一触即发?
- 稀土永磁概念股再度走强!盛新锂能、北方稀土、中色股份涨停,三大利好共振:稀土价格乐观预期、“钕黄河矿”横空出世、国安机关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 【热点题材】人形机器人题材火爆中,绿的谐波、柯力传感、埃斯顿、深谋科技、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布局行业核心
- 【热点爆发】创新药、AI相关、人形机器人、科创债、券商板块全面提振,热点题材一把抓
- 监管竞赛打响!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稳定币合规化铺路,RWA爆发前夜?
- 跨境电商融合支付创新,稳定币助力贸易全球化提速
-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持续推进,PCB产业链景气度延续上行
- 碳纤维在多个关键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价格企稳头部厂商盈利情况将逐步好转
-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商业化落地可期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竞价规则优化!医药行业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