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2019年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首单赔付1800万元
11月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获悉,富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赔付仪式在陕西省延安市富县举行。据了解,项目覆盖苹果种植面积2万亩,对应现货数量3万吨。现场,1793户果农获得1800万元赔付。
富县地处陕甘苹果主产区,苹果种植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浙商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前期协商,决定在富县交道、钳二、羊泉、吉子现、寺仙、北道德6个乡镇开展苹果“保险+期货”试点工作,动员参保果农179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1户,比例达到28.5%。项目覆盖苹果种植面积2万亩,对应现货数量3万吨。总保费1371万元,除郑商所出资外,富县政府补贴190万元,果农自缴190万元,保险公司补贴25万元,期货公司补贴75万元。果农每亩缴纳保费95元。
在对冲方案设计上,对标郑商所AP2001合约,目标价格为8460元/吨,并于7540元/吨价位提前终止保单,整体确定理赔每亩900元,共1800万元,赔付率达到131%。以交道乡为例,参保果农大多经营10亩左右苹果园,每户获得近万元赔付。果农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保险公司方面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宣传动员、资料收集及保费初步收缴工作,很多果农是在听完宣传之后的第二天就主动缴纳保费。通过参保,当地果农对保险、期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种苹果风险大,怕受灾减产,还怕丰收卖不上好价格,价格保险是个好东西,就算价格上涨没有赔付也划算”。“种苹果要跟着期货行情走”,多名拿到赔付的果农表示。
以富县中产果园为例,2018年苹果销售价格约为每斤3.4元,扣除灌溉、施肥、套袋、人工等投入,每亩种植利润7000元左右,今年苹果收购价格在每斤2.8元左右,除去种植成本和保费投入,每亩种植利润8500元左右。
“在今年苹果产业全面增产、价格走低的形势下,‘保险+期货’试点有效降低了果农增产不增收的风险,助力脱贫攻坚,稳定产业发展。”富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延安市相关负责人认为,本项目起到了“点上开花,面上推广”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有了金融产品的加持,实现好产品、好市场、好收入,有效延伸苹果产业线条。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项目成果宣传,向果农普及期货、保险等金融知识,推广试点模式,用金融工具助推现代产业发展。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苹果期货作为全球首个鲜果期货,自上市之初就承担着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的使命。下一步,郑商所将进一步持续跟踪了解苹果现货产业需求、现货贸易等发展变化,普及期货市场知识,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深化苹果期货功能发挥,更好地满足果农和产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推动苹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