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商业防贫险成绩单:已为5000万临贫 易贫人群提供托底保障
10月2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太保产险“防贫保”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防贫保”作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从推出至今,已整整两年。两年来,“防贫保”取得显著成效,并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地方政府和受助群众的认可。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防贫保”已为河北、湖北、内蒙古、甘肃、云南、青海、四川等全国16省140个县超过5000万临贫、易贫人群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保险金额2.35万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近6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防贫保”最早于2017年10月在河北邯郸魏县推出,目标人群为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聚焦“因病、因灾、因学”三大致贫、返贫成因。其意义在于发现并填补了扶贫领域的空白点,当风险无可回避时,中国太保通过有效的支出管理,确保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相对稳定,有效打破了脱贫基础不稳固、边脱边返、边扶边增的“沙漏式”扶贫困局。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在此次交流会上指出,中国太保创新推出的“防贫保”产品,不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攻坚期内的绝对贫困贡献保险力量,也为国家在2020年之后建立“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助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表示,保险业如何以保险保障为切入点,发挥主业优势,这既是太保与地方政府群策群力、联手创办“防贫保”的初心,也是太保人助力国家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的责任与使命。
“防贫保”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快速发展正是中国太保助推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缩影。
中国太保还表示,在后续更为关键的推广落地阶段,公司将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防贫保”覆盖全国1000个县区的“千县计划”,让“脱贫不返贫”的长效保障惠及更多临贫、易贫人群,并在现有防贫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防贫保”与农业保险、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夯实稳定脱贫的基础,释放出更为长久的精准扶贫民生红利。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