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2019年“期中考”:保险公司包揽投管规模前三甲
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发布了《2019年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约16176亿元,覆盖职工数2471万人,覆盖企业91326家,2019年上半年投资收益606.28亿元,加权平均收益率为4.1%。
保险机构包揽规模前三
目前,拥有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格的机构合计23家,其中80%以上的管理资产集中在前11家,马太效应凸显。
从规模数据来看,保险公司不仅在企业年金受托市场延续优势,在投管市场的地位也是难以撼动,包揽了前三甲。
从2019年二季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情况看,泰康一马当先,组合资产规模达到2533亿元。随后的是平安养老,国寿养老排在第三,平安养老资产规模是2181亿元,国寿养老规模为1766亿元。
此外,在13家受托人合计发行的57个针对中小企业的集合计划中,上半年综合收益率排名前十的计划中,由泰康养老担任受托人的占到了8个。此外,前三名均被由泰康养老担任受托人的计划包揽。其中,泰康两个产品收益率超过5%,其他产品收益率在4%至5%之间。另外,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各占一个。
多层次养老体系待解
比起常规的“五险一金”,企业年金的概念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实际上,它就是有部分企业员工缴纳的“五险二金”中多出的“一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是构成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早在2004年,人社部就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18年对其进一步地完善并正式颁布了《企业年金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6号)。
记者了解到,各国养老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采用提高缴费比例或延长退休年龄的办法比较被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和支付压力。同时,单一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责任过度集中和制度单一化的弊端,企业年金的建立有助于克服上述弊端,能够使养老金制度既有统一性和普遍性,又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此外,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体系,不仅需要养老保险、企业年金险,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呼吁重视商业保险的作用。
7月末,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两组数据:一是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二是我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
在此情况下,如何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以及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