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中国疾病保险知识图谱问世,赋能未来保险科技发展
中国保险市场首份对公众发布的基础性行业知识图谱问世。
7月20日,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发布《中国疾病保险知识图谱》(下称“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收录了2009年至2019年间市场上所销售(包括已停售产品)的3146份疾病保险主险与附加险条款、相关保险公司信息、医学疾病数据等重要维度,未来将有助于支撑疾病保险行业在风险控制、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消费者服务等上层环节的智能科技应用探索。
疾病保险三大问题凸显
疾病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正在成为健康保险中最为重要的险种。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公开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其中疾病保险保费占比约为65%。
根据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对披露信息的统计,截至2019年6月,各保险公司备案的疾病保险主险产品已经多达1137款;仅在2018年,新备案的疾病保险产品就有256款之多。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疾病保险的快速发展,市场秩序混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不断凸显。
一是,各保险公司纷纷增加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障的疾病数量来提升产品吸引力,而涉及疾病的种类则纷繁复杂,投保人无法准确地判断各保障疾病的重要性。
二是,近年来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多采用轻症和中症保障作为产品的创新点,而各产品对同一疾病的定义混乱、悄然提升理赔门槛等问题,也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
此外,保险条款内容复杂、保险产品销售渠道差异大,不但投保人无法准确地遴选出最合适的疾病保险产品,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也无法有效地理解和把控疾病保险的发展方向。
重疾疾病保障数量年均增11.3%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科技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教授表示,通过这一知识图谱,可以对疾病保险形成更综合全面的分析探索。
许闲介绍,我国疾病保险备案产品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3.7%,其中又以重大疾病保险增长最为迅速,2010年至2018年重大疾病保险备案主险产品数年均增长率达到39.9%。
除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外,防癌保险、其他疾病保险也均有发展。另外,针对包括少儿、女性、老年、学生等特殊群体的产品也有所发展。
同时,疾病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常见的保险责任类型有重大疾病保障、中症疾病保障、轻症疾病保障、特定疾病保障、身故保障、全残保障、疾病医疗保障、住院津贴保障、长期护理保障等。而疾病保险条款平均约定的保险责任数量也从2009年的1.58个增长到2019年的2.91个。
值得注意的是,重大疾病保险条款所保障的疾病数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平均保障21.6种疾病提升到2019年平均保障62.9种疾病,年均增长率达到11.3%。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