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保险业可运用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社会办医
6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蔡长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刘宏健,就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王贺胜在会上介绍,社会办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医疗资源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社会办医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18年底,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达到45.9万个,占比46%;社会办医院数量达到2.1万个,占比63.5%。社会办医的人员、床位、诊疗量占比均保持稳定增长。
王贺胜提到,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医保局、中国银保监会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立足社会办医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巩固和加强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批鼓励支持政策,其中特别提到完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各类医疗机构均可自愿提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申请,不得将举办主体、经营性质等作为前置条件。支持社会办医之间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区域医疗协作。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与社会办医联合开发多样化、个性化医疗保险产品。
那么,保险业在参与社会办医过程中具体能够发挥哪些作用,提供怎样的服务呢?
“保险业可以在两个方面为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刘宏健在会上表示,一方面是通过保险产品,为社会办医提供支付保障。目前,健康保险普遍将被保险人在社会办医机构就诊的费用纳入了保障范围,提升了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也为社会办医机构正常运行提供了支付保障。
第二方面是通过保险资金运用直接投资社会办医。保险资金运用青睐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具有稳定收益和较低风险的行业,适合对医疗机构进行投资。从国际情况来看,保险公司也是社会办医机构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经营健康保险的保险公司普遍投资医疗机构,我国保险业也在积极探索参与社会办医。目前有一些机构已经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摸索,比如说直接投资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相关领域,在移动医疗、医疗大数据、医药开发等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同时还有一部分机构直接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刘宏健指出,《意见》的颁布对于商业保险机构投资社会办医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保险业参与社会办医也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多元办医格局和医疗服务竞争机制,起到推动医疗技术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催化剂”作用。同时保险业参与社会办医也会对保险业自身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监管部门会继续支持保险业认真落实《意见》的精神,在推动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