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4月29日晚,五大A股上市险企一季报已悉数披露,受益于A股市场利好行情,季报成绩纷纷奏响“合家欢”。
综合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60.34亿元、455.17亿元、54.79亿元、33.67亿元、58.87亿元,共计862.84亿元,皆实现大涨。其中,中国平安力压其他四雄。
增速方面,中国人寿排在第一。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同比增速达92.6%、77.1%、46.1%、29.1%、12.1%。
秘籍一:
投资收益“一阳指”
从年报看来,保险五雄逆风翻盘全靠这一招:投资收益上涨。
权益市场持续回暖,保险公司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具体来看,截至3月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为31894.83 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2.7%。第一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508.88亿元,简单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71%,同比增加2.79 个百分点。
截至3月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2.8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2%。第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9%,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
第一季度,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4%,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6%,分别较去年同期上涨了0.2个百分点及0.4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117.3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3.25亿元有所增长。
新华保险未完全释放浮盈,表现低于预期。截至3月末,投资资产为7307.73亿元,较年初增长4.4%;一季度投资收益68.89亿元,相较去年同期(76.25亿元)减少10%;一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2%,同比下滑0.1个百分点。
对于新华保险的表现,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原因主要是公司并未完全释放投资浮盈,公司第一季度尚未实现的税后投资浮盈为42.2亿元。预计随着后续浮盈的兑现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利润增速,故维持原有盈利预期。
秘籍二:
保费上涨“开门红”
除了投资收益外,上市保险公司的开门红还体现在保费收入上。
据统计,今年前3个月,A股5家上市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约9110.68亿元。除开去年一季度并未在A股上市的中国人保,另外4家险企实现保费收入7178.38亿元,同比增长9.36%。
具体到各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而言,中国人寿依然稳居“寿险一哥”之位,今年一季度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724亿元,平安人寿、人保寿险及新华人寿一季度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958亿元、586.61亿元、431.69亿元,而太保寿险一季度的原保险业务收入为928.5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五寿险一季度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中国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涨幅最高,为11.91%;其次是新华保险,同比增速达到9.47%;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的保费收入涨幅同比分别达到7.37%、3.95%及3.33%。
财险方面,3家财险公司表现稳定。其中,人保财险实现保费收入1254.6亿元,同比增长18.3%,保持领先;太保财险一季度保费收入为351.48亿元,同比增长12.3%;平安财险保费收入692.2亿元,同比增长8.67%。
但这些“英雄”也有不少隐忧,比如,在衡量人身险内含价值的重要指标新单保费同比增速上,还需要加把劲。
比如,中国太保一季度新单保费174.42亿元,同比下降13.1%,中国平安新单增速也呈现出下滑态势。
另外,刘欣琦团队表示,中国平安寿险负债端的潜在担忧在人力:公司第一季度末代理人总数131.1万人,相对2018年末下降7.5%,后续新单保费持续增长更需要人均产能的提升。财险板块,第一季度综合成本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至97%,仍受行业一定负面影响。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