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颖晖履新中意财险 业绩连亏高管频繁变动
[摘要] 2016年开始由盈转亏,亏损2998.15万元、2017年进一步扩大为1.01亿元、2018年上半年就亏损了0.83亿元。2018年第二季度,中意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皆为213%。
时隔11个月,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意财险”)再度被核准变更总经理。
2018年8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袁颖晖担任中意财险总经理的批复,不到一年前,2017年9月30日,冯天佑任职总经理资格才被保监会公布。
时代周报记者就此次人事变动、经营发展、股东情况向中意财险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管理层再生变
2007年,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中意财险在北京成立,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2014年,股东增资至13亿元人民币。中意财险的股东包括持股51%的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油资本有限公司”)和持股49%的意大利忠利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忠利保险”)。
其中,中油资本有限公司隶属于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四的央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中油资本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管理中石油集团金融业务,旗下一级子公司涵盖中意财险、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专属财险”)、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等。意大利忠利保险则成立于1831年,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59位。
2018年4月20日,袁颖晖开始担任中意财险的临时负责人,4个月后获批成为总经理。翻看其简历可以发现,袁颖晖此前长期在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职,并从总经理助理的职位上离职来到中意财险担任总经理,接替2017年第四季度就已经离任的冯天佑。
事实上,2017年第四季度离开的冯天佑在第三季度末才获得保监会批复,此前,2017年1月开始一直担任中意财险临时负责人,总体来看,在中意财险的工作时长不到一年。在此之前,冯天佑在永诚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诚财险”)任总经理一职。永诚财险(834223.OC)是由国内外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和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在冯天佑正式批复前,中意财险的总经理一直由股东方忠利保险派出的中国地区总经理游一冰担任,不过在中意财险2017年偿付能力报告的介绍中,未有提及游一冰的忠利保险中国地区总经理身份,而是忠利保险大中华区股东代表。先后接任中意财险总经理的冯天佑、郭颖晖都来自外部保险公司,忠利保险没有再指派高管,似乎意味着忠利保险对中意财险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2018年7月,中意财险总经理助理、合规负责人、董事会秘书也已完成了一轮更新。
至于董事长一职,与冯天佑获核准的同一天,2017年9月,中石油集团派出陈鹏接任中意财险的董事长,而前董事长潘国潮则调往了中石油专属财险担任总经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家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有些变化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是市场化体制,有进有出,但是从公司发展的战略角度来讲,通常整个团队相对比较稳定,有利于战略的执行。
上半年再亏8299万
2007年成立的中意财险在2012年扭亏后,2016年再度陷入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中意财险净亏损分别为267.88万元、1.36亿元、1.55亿元。在亏损额度逐年扩大的情况下,2012年中意财险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287.79万元,达到盈利顶峰。2013–2015年保持盈利但逐年下降,分别为1246.00万元、341.44万元、214.61万元。2016年开始由盈转亏,亏损2998.15万元、2017年进一步扩大为1.01亿元、2018年上半年就亏损了0.83亿元。2018年第二季度,中意财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皆为213%。
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发现,除了2013年,中意财险的营业收入一直在增加,但2012年后利润下降以及亏损,是由于营业支出的增速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速。
与此同时,中意财险对大股东中石油集团的依赖度在降低。中意财险来自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占其保险业务收入的比重峰值在2010年达到82.85%,此后占比持续下跌,2011–2014年分别为75.18%、 69.18%、56.57%、52.39%;2015年起占比低于50%,目前保持在三成左右,2015–2018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43.87%、28.21%、30.87%、29%。
不过,2013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发起设立的首家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险,从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获得的保险业务收入占比始终高于70%,2014–2016年分别为79.05%、74.66%、76.82%。
在此期间,2013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首家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险成立。对于其创立背景,朱俊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石油一直在做带有自保雏形的行业内部互助保险,只不过初期政策没放开,没有自保公司形态,等到后来自保公司组织形态允许后中石油集团就成立了中石油专属财险。”
尔后,中意财险对大股东中石油集团的依赖度持续降低。中意财险来自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占其保险业务收入的比重峰值在2010年达到82.85%,此后占比不断下跌,2011–2013年维持在55%以上,分别为75.18%、69.18%、56.57%;2014年为52.39%,2015年起占比进一步低于50%,目前保持在三成左右,2015–2018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43.87%、28.21%、30.87%、29%。
与此同时,中石油专属财险却始终高度依赖中石油系的保险业务。中石油专属财险从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获得的保险业务收入占比始终高于70%,2014–2016年分别为79.05%、74.66%、76.82%。
自保公司中石油专属财险主要承担中石油集团内部的风险管理,合资的中意财险则会承担股东业务中自保公司无法做的部分,两者之间必有分工的交叉。但是朱俊生指出:“中意财险的定位肯定是公众型的公司,刚开始一定程度依赖于股东业务,随着未来的发展股东业务的占比肯定是下降的,社会公众性的业务越来越多。”
从绝对数值上来说,中意财险向中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收取保费收入的最高值是在2010年2.19亿元,其他年份均在2亿元以下;而中石油专属财险2014–2016年分别获得1.23亿元、4.15亿元、3.90亿元,远高于中意财险。
原保险保费收入上,除了2013年,中意财险连年增长,不过2018年上半年4.11亿元的规模低于中石油专属财险4.48亿元,中意财险需要向外拓展市场业务。
对于中小新兴的财产险公司,目前都面临两个发展问题:一是业务;二是成本的控制以及亏损的摆脱。朱俊生指出:“中意财险目前规模相对比较有限,定位上还是要寻求特色化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以及销售模式,借助专业化寻求核心竞争力,如果简单复制大公司的模式,因为规模小固定成本不好分摊,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竞争优势不多反而劣势比较明显。
关键词阅读:自保公司 忠利保险有限公司 财险公司 中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高管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default.png)
![](http://i0cloud.jrjimg.cn/cloud/images/general/emoji.png)
- 字节跳动推出全新AI数字人模型,OmniHuman助力内容创作门槛大降
- “AI教母”团队用不到50美元训练出新模型,蒸馏法加速大模型训练和应用平民化
- DeepSeek成焦点!高盛、德银、瑞银齐发声,中企价值重估
- 国产AI芯片生态加速裂变,DeepSeek开源模型驱动自主技术突破
-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开启高阶智驾新纪元,产业重构催生千亿赛道机遇
- 宇树、特斯拉、Figure AI传来大消息,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行业加速迎来量产阶段
- AI眼镜 “百镜大战” 打响!小米眼镜官方微博上线引发市场热潮,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 央行疯狂囤金!全球黄金需求三连破纪录,三大核心因素支撑金价
- 无人作战力量正加速走向战场,关注无人机产业链
- 多个新兴领域需求催化,固态电池加速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