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中保协发布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话营销市场经营数据称,上半年寿险电销行业保费规模平稳增长,实现规模保费115亿元,同比增长7.26%。
保费规模平稳增长,市场集中化程度高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寿险电销行业保费规模平稳增长,实现规模保费115亿元,同比增长7.26%。其中,自建机构保费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22%,合作机构保费较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7.29%。
上半年寿险电销保费收入来自经营电销业务的25家人身险公司,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规模保费排名前5位的公司分别为平安人寿、招商信诺人寿、阳光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和中国人寿,合计占据77%的市场份额,其中平安一家公司市场份额高达48%,市场集中度较高。
排名前十位的公司还有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和中英人寿。从各公司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64%的公司电销业务规模保费呈现增长态势。
从渠道来看,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销通过自建机构实现保费近84亿元,平安人寿稳居第一,阳光人寿等9家公司自建机构实现保费亿元以上。
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销通过合作机构实现保费31亿元,招商信诺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等10家公司通过合作机构实现保费亿元以上。
中资公司占据主导,增速放缓
25家公司中,中资公司14家,外资公司11家。2018年上半年,中资公司规模保费88亿,占比77%;外资公司规模保费27亿,占比23%。外资公司保费增速超中资公司,中资公司规模保费较2017年同比提升6%,外资公司规模保费较2017年同比提升10%。
以保障型产品为主,意外险仍为主力险种
2018年上半年寿险电销产品结构较2017年未发生明显调整,意外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36亿元,仍为电销渠道的主力险种,占电销渠道总保费的31%。
人寿保险全年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9亿元,落后意外险成为第二大险种。年金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8亿元,相比去年增长70%。此外,健康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22亿元,与去年大体持平。
销售人力稳步增长,脱落率指标继续优化
2018年6月末,寿险电销行业销售人员近7.3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3%,2017年1-6月累计脱落率为14.7%,较去年同期降低1.2%。
人均产能快速增长,外资公司优势明显
2018年上半年,行业整体月人均产能为2.7万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7%。在开展电销业务的公司中,月人均产能在3万元以上和1-2万元的公司均有9家,各占36%;月人均产能在2-3万元的有4家,占比16%;此外,月人均产能在1万元以下的公司有3家,占比12%。
从各公司来看,人均产能前十名有7家为外资公司,其中,富德生命人寿、光大永明、交银康联和招商信诺人均产能均在4万元以上。




- 机器人,这一方向或有预期差!
-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 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 国家数据局将推10多项数据要素政策,相关龙头企业有受益
- 发改委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深海科技潜力巨大
- 3700点得而复失,券商板块盘中巨震!未来金融股还有哪些机遇?
- 重磅!国家部署"十五五"海洋经济规划,多项利好政策加码,海洋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
- 重磅!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突破性问世,精度比肩国际,产业链或将全面腾飞!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北京开幕,500台机器人将展开538个比赛项目竞技对决
- “AI+医疗”政策再添猛火!浙江十部门联合发文,多模态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