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三大自保公司盈利超4亿元 行业发展潜力大
今年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的利润情况较往年有所下滑,但其中自保险企却获得较大盈利。数据显示,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专属)、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路自保)以及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自保)分别实现净利润2.33亿元、1.39亿元与3890万元,共计4.11亿元。有学者认为,由于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自保行业。
盈利可喜
自保公司的概念在国内不那么为人熟知,它也被称为自营保险公司,是由非保险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保险公司,其主要的目的是为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某些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公司的保费费率较低、保费收入自留。
目前国内获批开业的自保公司共7家,分别是设立在我国内地的中石油专属、铁路自保、中远海运自保、广东粤电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以及设立在香港的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中广核保险有限公司以及中石化保险有限公司。
在日趋严峻的财险市场,自保公司却有着可喜的盈利。除了今年上半年,自保公司长期的利润状况一直较好。2017年年报显示,中石油专属、铁路自保、中远海运自保的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1.35亿元、0.47亿元。尽管中远海运自保的盈利较其他两家更少,但作为开业仅一年的公司,成绩已经令人满意。
详细来看,以最先进入自保行业的中石油专属为例,其在2013年开业,2014年至2017年的保险业务收入与净利润整体都有增长。在带动利润的因素中,投资收益有较大作用,几年来公司的投资收入一直保持在3亿元左右。
趋之者众
自保公司为何能在财险市场中长期保持盈利?有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自保公司的性质有利于产生经济效益。由于自保公司只为母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风险保障,首先能节约保险销售的中间费用如手续费等,从而降低保险成本,提升现金流,从而有更多资金可以进行投资。其次,由于对母公司的业务了解,产品设计将更加契合公司需求,价格也更加合适。
除了经济效益外,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设立自保公司也是对企业的一种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留在公司内部,用自身资源进行消化的举措。但是这类举措更适用于经常发生但风险较小的情况,一旦有风险较大赔付较高的情况,对自保公司的资金会有很大压力,这也是自保公司要面临的运营风险。故有些公司会选择将部分风险外移,购买商业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自保行业已经较为发达。数据显示,全球自保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7000家。全球500强企业中有近70%设立了自保公司,总保费规模超过了500亿美元。在美国其全球500强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设立自保公司,自保公司责任险总保费约占北美责任险市场的40%,全美则约有30%的工商业保费来源于自保公司。
随着发展的进程,也有公司会慢慢向商业保险转变,届时不仅仅为母公司提供保险,也为与母公司无隶属关系的企业提供保险。因此,有的自保公司由最初作为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以利润为中心。
对此,有学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自保公司还是以风险管理为主,盈利为次。我国自保行业目前还在发展的初期,自身还有许多困难没有克服。比如人才的专业性以及产品的专业设计等,包括风险管控及运营方面的经验也尚浅,法律上相关制度也未完善。
该学者进一步表示,要实现向商业保险的转变,以国内的发展情况还需要更多时间。当前国内的趋势是,会有更多大型企业意识到设立自保公司的意义,从而加入到这一行业。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