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涉案人员被拘 疫苗保障全面吗?政府举措了解一下
疫苗也敢造假?
金融界保险7月25日讯 近日,疫苗事件成为全民焦点。一夜之间,刷爆朋友圈。自媒体接连发文,网民集体发声。总体情绪夹杂焦虑、愤怒、恐慌、失望。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这时最需要的消息就是:我是不是中招了?
近日阿里系的 App 提供了一个方法,能快速查询疫苗“真假”。如果查询到疫苗处于召回状态,就要进行后续的补种等。(希望都不需要...)
「阿里健康」、「支付宝」、「手机淘宝」,这些App里面,都可以查询。(先给大家看一下页面......)
疫苗作为抵御感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的制剂,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不良反应,造成严重后果。 问题来了? 那我们正常接种之后,发生了异常反应该怎么办呢? 请往下看......
1、疫苗异常反应保险
保险案例:
某客户因接种疫苗后出现病毒性脑炎,疾控中心专家组诊断为不排除异常反应,损害程度分级评定构成伤残。2015年,客户将材料递交卫生计生委,提出补偿申请,按照当时的工作流程核算,应补偿金额为51万元,受种人监护人对此不认可,未达成补偿协议。
2015年12月,人民健康北分经过公开招标,承保“在计划免疫异常反应补偿中引入保险机制项目”。公司安排业务骨干及时与受种人家长沟通,进行政策解读,经过近2个月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可和信任。在案件审核中,查勘人员深入调查,努力找寻补偿依据,切实提高补偿额度。将个人手机号码、微信等全部对该受种人家长开放,保证随时沟通。针对受种人的实际困境进行重点帮扶,收集了教育、民政、残联等各有关部门的政策供受种人家长参考。经保险公司梳理、实地查勘和走访专家合议,准确把握需要专人陪护的政策规定,增加了护理保险金和误工津贴,最终核算保险金80余万元,并取得了受种人家属的认可。
2、险种解读
被保险人在经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约定范围内的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或偶合症而导致被保险人身故、伤残、医疗费用支出或住院治疗时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3、政府举措
据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尽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与其他药品一样,个别人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从客观上不能完全避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异常反应应当得到补偿。目前,在京销售疫苗的20多家生产企业全部完成第二类疫苗异常反应保险投保工作,保险补偿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1日。北京市率先开展第一类、第二类疫苗商业保险补偿后,实现了疫苗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全覆盖。
4、读者问答
1、该保险保障包括哪些疫苗?
只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合格的疫苗均在保障范围内,但不包括实验性质的。
2、赔偿方式:
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发生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并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或接种疫苗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保险人就被保险人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实际支出的按照当地社会医疗保险主管部门规定可报销的、必要的、合理的医疗费用,按保险单载明的赔付比例计算给付医疗保险金。
关注保民公社微信公众号(jrjbxhy)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