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顺利过会 中国保险69年与PICC往事

  又一个百亿级融资。

  6月5日,证监会发审委召开第85次IPO发审会议。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顺利过会,人保亦将成为中国第五家实现A+H的保险公司。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保险公司,观人保可知中国保险故事。

  PICC,新中国保险鼻祖。

  “中国人民”四字的分量,参考人民银行,堪称御赐牌匾,见根基底蕴,更见匡扶之志。

  人民之保险,有达济天下之心,亦契合保险传世本源。籍中华大地物厚人众,一片红心大而强,当比肩全球巨擘AXA之辈,为国为民。仰可扬我国威,俯可捍卫行业价值。

  历史亦如此。

  从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到国务院直属局级经济实体,再到国务院直属副部级经济实体;

  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再到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年。

  除短暂岁月,始终可见“人民”二字。

  奈何,西方契约精神、东方人情社会的哲学文化冲突与混搭,中国保险观投资属性渐浓、金钱味道渐重,一路天高海阔,渐行渐远。

  底层市场精神勃发的岁月,无论大哥小弟皆放下身段,不断触碰市场竞争的下限。曰创新、曰破坏。几次大的产品、渠道创新,催发行业,也有恣睢洪水,泾渭不再。

  随波逐流二十载,江湖已变。体量决定地位、甚至雄途之志。昔日小镇青年已具睥睨之势扶摇登顶,那个自家兄弟也一马当先富足畅游。曾经的域外小弟,近些年来也好生热闹,躁动天下。

  PICC走过一枝独秀的芳华、百花争春的时代,寂寞沙洲冷。

  IPO风云再起,万亿家资纵不及昔日小镇青年与自家兄弟富足厚实,底蕴依旧、传承依旧。

  是时候,找回那未竟的抱负。

  

  历史的芳华。

  新中国成立的第20天,PICC成立,随之打破此前外资保险占据国内75%江山的民族保险业疲态。尤其是1956年后,中国保险市场进入PICC独家经营时代。

  火热发展中,迎来第一次浩劫。

  1958年底,中央西安财贸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停办。

  1959年PICC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保险会议,贯彻落实国内保险业务停办精神,一度轰轰烈烈的国内保险业务跌入谷底。

  20年后,迎来新生。

  又一个独家经营时代。1980——1990,全国仅有人保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

  1979年,国务院转批的《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纪要》指出:

  开展保险业,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国家和集体财险提供经济补偿。今后对引进的成套设备、补偿贸易的财产等,都要办理保险。

  保险公司所得利润不需要上缴财政,留作国家发展保险事业的基金。

  随后央行下发《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并召开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决定从1980起恢复停办20余年的国内保险业务。

  1982年,国务院批复央行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会的报告》,并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一年后,成为国务院直属局级经济实体。

  1984年,人保历史上重要一年,正式从央行分设出来,升格为国务院直属副部级经济实体,业务上依旧受其领导、管理、协调和监督、稽核。

  期间,央行、财政部、农行联合发出带有强制保险蕴意的《关于恢复办理企业财产保险的联合通知》,财险打开方便之门。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产,都可以自愿参加保险。参加保险的财产一旦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有保险公司按照契约的规定负责赔偿,国家财政不再核销和拨款”

  PICC抓住机遇。财产险、运输工具险、家财险、货物运输险、农险、海上保险等险种先后受到体制内企业支持,保费一路走高。

  1980年保费收入2.8亿元,1990达到155.8亿元。其中,财险保费接近百亿元。

  这段历史对中国保险业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其经营方针和变化,其业务开发和发展,其机构建立和改革,其人员的培训和使用,都对保险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亦是保费味道纯粹的岁月。

  1996年,中国保险市场发生大变化,《保险法》要求产寿分业经营,PICC改建为集团公司,下辖三个独立法人性质子公司——中保财险、中保人寿、中保再保险。年度市场份额74%、总资产近800亿元、净利润16个亿。

  还是这一年,中国保险业迎来第一次市场化扩容,寿险借个险代理人崛起势能,超越财险市场份额。

  三年后,中保人寿、中保再保险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中保财险继承PICC牌子及名字。

  

  第一次冲击IPO。

  2003年,人保财险海外上市成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金融企业,融资54亿港元,乃当时全球最大IPO。

  表面看,人保财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色彩浓郁的国企,到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企业的角色转换。

  实质上,解了PICC燃眉之急。

  2002年的招股说明书显示:

  偿付准备金应是59.43亿元,当时仅有28.02亿元,不足规定额的一半。保监会给予“无条件的宽限”后,要求人保在上市三年内补足偿付能力。

  同期,时任保险监管主官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国内保险公司上市的热忱期望。

  “用10-15年时间,建设国内领先的、国际一流的知识型、现代化非寿险公众公司”成为上市后人保财险战略目标。

  有个插曲,那一时期使用50余年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代替,定调多元化金控集团的路子,埋下新一代PICC宿命。

  推进健康险、寿险、保险经纪、保险代理子公司筹备组,并择机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相关金融业务领域,充分发挥PICC的集团优势。

  同年,PICC成立国内首家保险资管公司——人保资管。

  首冲IPO风光的背后亦有遗憾,这在日后集团上市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体分配战略资源的集团IPO才是首选,也有更强的融资能力,少去颇多周折。

  未曾想的还有,财险市场的风光接连遭遇世纪之初的车险费改,及新公司竞争,人保财险业绩衰退、骨干流失。

  人保财险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70%,降至2008年的42%,净利润仅8.8亿元。同年,人保寿险、人保健康合计亏损超过30亿元。

  步履维艰中,财险板块无法给予集团公司、超常规发展的兄弟公司更多资金支持。但非寿险板块寄托着PICC更大的梦想。

  同年国寿遭遇净利润大幅下降,依旧过百亿元。

  

  第二次冲击IPO。

  2008年,PICC回归A股之声日盛。经历过集团上市还是财险单独回归的争议后,定下实现集团化重组和整体上市的目标。

  人保控股再度变更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后变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这一年PICC无限接近大金控战略目标,成为业内第二家拥有多张非保险金融牌照的金控集团。

  2008年中,PICC斥资8.6亿元接盘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及基金、证券、期货、信托等多块金融牌照的华闻系,这无疑重塑了集团IPO的卖点。

  事与愿违,一年多的尽职调查、入股谈判,两年半的重组整合后,PICC最终未能搞定背景、历史遗留问题极其复杂的“华闻系”,甚至拖累上市大业。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人保入主伊始,“华闻系”就有21项诉讼缠身,还面临近30亿元债务逾期、近80亿元核心资产被查封冻结的危急局面,诸如中泰信托和大成基金以及新华闻所持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处于拍卖边缘。情急之下,中国人保紧急筹措20亿元保险资金解冻“华闻系”核心资产。

  2011年挂牌出售“华闻系”,PICC金控梦延后,回到原点。

  期间三年,也是非寿险板块大发展之时。人保寿险2007年保费43.6亿元,2008年达到288.1亿元,2009年达到524.4亿元,2010年为824.30亿元。

  大量趸缴产品带来的超常规保费和总资产增速,对资本金的压力可想而知。

  2007年人保寿险注册资本金为27.08亿元,2011年达到201.33亿元,2013年为257亿元。

  2008年后,人保健康亦多次增资,8年间注册资本金增加近60亿元。人保财险增资额度也接近30亿元,发债数四百亿元左右。

  2011年PICC引入战略投资者社保基金百亿元资金。本计划A+H同步上市,最高可达三四百亿元的融资计划,因时任证券监管主官整顿A股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回归A股再遇阻。

  2012年PICC以创世界纪录的17家承销机构登陆H股,融资额度,232亿港元,乃当时香港新股集资最多者。

  上市年总是PICC的幸运年,这一年久违的副部级身份再度回归。

  

  第三次冲击IPO。

  这又将是一个百亿级的融资。

  4月9日,PICC的A股IPO招股说明书披露:

  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45.99亿股,不超过本次发行上市后总股本的9.78%。

  仅以2.91元的每股净资产粗略估算,募集资金过百亿元,或者更多。

  今夕不同于往日,人保财险以3500亿元的保费规模稳居亚洲最大财险公司之位,盈利能力强劲,保持在200亿元左右。

  回首近年来,人保改制上市之后的荣耀几乎均来自人保财险,背后的原因——以财险板块为主的人保集团恰好赶上了一轮绝无仅有的财险盈利周期。

  市场份额则在商车费改的消耗战中稳守三分天下,以千亿保费的领先优势捍卫了财险一哥的尊严。集团、子公司先后换帅,呼应A股IPO的背景下,强势对标主要竞争对手甚至实现了对行业的降维打击。

  作为国内最大的财险公司,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市场份额,是对自己的要求,未来不但车险业务要有很快的发展,非车险业务方面也会加大投入。

  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的声音尚未远去,2018年初人保财险保费增速领跑大公司。

  后寡头、商车费改时代,龙头的优势将更为明显。人保财险在2017年的年报中,判断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将从业内转向业外的金融科技企业。如此,也就可以理解其与互联巨头的竞合之道。

  人保财险依旧是PICC最核心的资产,相当程度上人保财险可与PICC间划等号。

  利润方面表现最为明显,PICC纵然拥有10多家专业子公司,业务领域涵盖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资产管理、养老险、再保险、航运险、保险经纪等领域,但杠把子依旧是人保财险。人保财险依旧贡献着集团八九成的利润,有时近乎百分之百。

  2010年——2017年人保财险的净利润分别为52.11亿元、80.27亿元、104.05亿元、105.58亿元、145.78亿元、212.95亿元、180.87亿元,198.1亿元。

  同期人保集团净利润分别为101.44亿元、120.55亿元、187.15亿元、276.65亿元、206.81亿元、230.51亿元(2010、2011年没有披露)。

  人保寿险的净利润分别为7.37亿元、5.51亿元、7.6亿元、8.26亿元、19.82亿元、35.86亿元、4.5亿元、1.54亿元。

  人保健康的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4.83亿元、-7.4亿元、-7.9亿元、-3.87亿元、-1.35亿元、0.03亿元、0.07亿元。

  高光也是软肋。

  既然已经将几乎可以等同于集团的优质业务上市,投资者是否还有押注非财险板块的必要。

  

  这一点鲜明的体现在人保财险和集团的市值方面。

  仅以6月5日的市值为例,5247亿元总资产的人保财险H股市值2129亿,叠加了3818亿元总资产的人保寿险、430亿元总资产的人保健康等板块后的人保集团总资产9879.06亿元,市值反而仅有1730亿。

  联想人保寿险做大集团资产的使命,出现集团市值不如财险大的情况,五味杂陈。

  何以出现如此不被市场认可的局面? 根源或许还在业务结构及发展模式方面,资本市场对于寿险公司价值的判断侧重的是业务价值。曾有寿险大佬表示,一个理想的寿险公司续期保费应该占总保费比重的70%,期缴保费占30%。

  “对于寿险公司而言,续期保费规模越大,反映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续期保费久期越长,反映公司持续发展能力越强;续期保费占比越高,反映业务结构越好。”

  再看人保寿险的保费结构,即便近年来颇下力气调整,依旧距离主流寿险公司相差甚远。

  不可否认, 趸缴产品能给险企短期带来一定的利润,也可以实现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迅速做大资产规模,增光集团公司。

  遗憾的是,这并不能形成持续的发展能力。趸缴及“假期缴” 产品的高退保还会严重影响寿险公司的现金流。

  上述两者对于资本金消耗的压力也是行业共知。这一点从人保寿险巨额增资以及持续发债中可感知。

  人保寿险作为集团未来可见的承载市值的另一条腿,注定要走上大个险和续期拉动的转型之路。这亦是当前平安寿险无论保费规模还是利润均笑傲群雄,染指寿险一哥的底气。

  这注定充满艰辛,既考验着股东的忍耐力、高管层的战略定力,也考验着整个险企的执行力。

  业务大幅下滑的压力、现金流的压力、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企业经营的压力和稳定队伍的压力,不一而足,堪称五座大山。

  幸运的是,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已为人保寿提供了转型范本。

  锁定保费规模的情况下,砍银保、砍趸缴,将续期增量作为趸交减量,逐渐过度。期间,个险是主力。

  之所以要锁定首年保费规模,是为了调整保费结构,如果锁定不了首年保费规模,就无法调整保费结构。只有把首年规模保费锁定了,再去调整首年趸交保费和期交保费的结构,总保费结构的调整才会有成果。

  续期保费增加的量,就是趸交保费减少的量。如此可以保障转型险企总体保费的稳定,不至出现险企最害怕的现金流风险。

  人保寿险2018年正式启动“大个险”战略,之前聚焦价值转型、聚焦期交业务几乎和太保、新华的转型如出一辙。

  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

  从外延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从银保业务为主向个险业务为主转变。

  正式启动“大个险”战略,通过个险销售团队自主化经营,做大做强月均有效人力队伍,实现个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个险的价值再一次被证明,当前各大公司都在加码个险渠道,尤其是底蕴更深的上市险企更是不遗余力的走大个险之路。

  个险之水深也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当前行业营销人力激增至800万之多,主流保险公司集体向个险倾斜的情况下,营销员销售误导、行业形象问题再起。

  期间,最为恐怖的群体性事件一定会成为新组建的监管部门关注之事。

  联想太保寿险从转型探索到阶段性胜利耗时10年,新华保险也是耗时5年方初见成效,皆称转型1.0阶段。错过了人海红利,限于人保寿相对薄弱的个险底蕴,转型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2016年、2017年人保寿险给付及赔付金额分别是1091.87亿元和1081.62亿元,而这两年的已赚净保费为1051.62亿元和1054.28亿元。

  所幸背靠大树,一场A股IPO之旅将为之转型奉上足够弹药。这也是国内大部分保险机构不具备的转型优势。太保、新华真正转型之前的大动作,也是IPO。

  

  回到集团层面。

  候补中央委员坐镇的PICC再一次证明了自身的底蕴。

  A股IPO的顺利后,寿险板块的强大只是时间问题。回首十年,亦或五年前这将是一出厚积薄发的精彩,依旧可以睥睨行业。

  生产力更迭的时代,追赶的不仅是前方与 6.5万亿元、3.6万亿元的体量差距,更是对新技术的理解,对商业模式、数据资源、创新团队乃至体制机制的拷问。

  人保金服联合58、易车等互联网平台设立的切入“出行”和“家生活”两个场景,与平安好车主要打造的车服务生态圈已经体现了不同的竞合之道。

  与帝国模式的角力中,突破点或许在于真正的保险价值。

  如何深度参与国家治理体系,有着广阔的未来。

  这不仅是商业保险的市场问题,更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社会治理问题。

  联想当前中国保险行业正处在监管重塑、保险姓保、回归本源的转型关键期,上层建筑已经提供了深度参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机遇。

  税延、税优政策的出现,既是上层建筑对保险的期待,也符合主流保险演进方向。同时,深度参与类大养老、大健康等国家治理体系,也将为行业提供一次彻底转型的契机。

  何以深度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字头企业更具优势。

  亦可更为纯粹的完成未竟之命。

  渡己渡人,造化万物。

  

关键词阅读:人保 过会 中国保险 PICC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