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保险公司防风险 需谨慎看待金融产品增信
金融界网站1月27日讯 由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17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于2018年1月25-27日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参加本次论坛,并以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讨论保险风险的问题。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国刚
王国刚表示一些人正在建议让保险公司发挥作用,给他们增信,从而提高他们在市场上所谓信誉度乃至价格。因此在这里我告诉大家一条,谨慎!
2008年发生了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说是来源于美国次贷危机。一些人把次贷危机说成是住房抵押贷款引起的危机。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跟美国的AIG有什么关系?这么一场危机怎么把它拖进去?到了濒临破产的程度。由此当我们讨论保险操作的就必须回顾这段历史,因为历史是一个镜子,它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王国刚教授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来分析保险风险,他表示,谨防金融产品增信中的陷阱。
危机前美国GDP走得正常,投资储蓄率也相对正常,主要经济指标正常。道指在2007年10月份,已经奔到13000点是历史最高点。不正常的是美国三大房价指数。第一房价指数是2004年跌下来,剩下两个指数是2005年跌下来。
美国住宅贷款到期未付率从2004年一路高企。优级贷款也从2004年上行,空置率从2005年以后一路上行。但是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没有理会这件事。美国的次级住房贷款不是银行给的,而是金融机构给的。次贷投放规模的占50%以上。次贷危机如此之大,金融机构居然都走了。基本的道理是资产证券化。早期资产证券化做的是流动性,把非流动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产,这本来是资产证券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发生的事。但是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100亿贷款出去,再把100亿做成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再来放贷款有什么意义?要使得这样一种行为有意义就必须牟利。牟利的办法就是这样一种结构性金融安排。牟利的途径把公司债权、银行贷款二者之间的机制搞混了。银行贷款成本分别是资金成本、经营成本、违约成本。公司债券没有违约问题,因为违约成本是由发行人自己付的,因此利率不包括违约成本。把这样的资产转到SPV资产池中,割断了投放次级贷款的机构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一旦割断,这就意味着原来投放次贷的机构必须时时关心次贷的质量,而现在可以不关心了,违约成本可以不掏了。由此把违约成本形成的利率变为自己的利润装到兜里去了。有人说这是风险分散,对金融机构而言是风险分散了,对市场迩言,只是风险转移,一点没分散。转到债券那头去,债券就把这些风险继续传递。
当风险传递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介入了,AIG介入了,给最低级的资产进行增信。当然2004年、2005那些年,美国的证券资产高歌猛进的时候,AIG获得了巨额的增信收益,但AIG忘了一条,增信是要承担条件的,这些风险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一旦爆发你就要承担这样一个严重的后果。所以AIG卷进去,这件事是十年前发生的。
到了2007年,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已经达到1.4万亿,这种结构化的产品对我们来讲已经很多了。如果保险公司要给一些公司做增信,还是应该要谨慎。




- 银行股迎来“黄金买点”?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潜在涨幅高达15%,股息率4.3%成“香饽饽”
- 华润电力光伏组件开标均价提升,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景气度望修复
- 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加快,发射间隔从早期1-2个月显著缩短至近期的3-5天
- 光伏胶膜部分企业上调报价,成本增加叠加供需改善涨价空间望打开
- 广东研究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商业航天发展,助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 折叠屏手机正逐步从高端市场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 创历史季度新高!二季度全球DRAM市场规模环比增长20%
- 重磅!上海加速推进AI+机器人应用,全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开幕,机器人板块持续爆发!
- 重磅利好!个人养老金新增三大领取条件,开启多元化养老新时代,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喜人!
- 重磅突破!我国卫星互联网组网速度创新高,广东打造太空旅游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商业航天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