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人寿出售香港业务 业内称利益驱使为主因

摘要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大都会人寿正在寻求出售在中国香港的保险业务,交易作价很可能超过6亿美元。”以美国大都会人寿为例,香港保险业务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但此次出售的作价已经高达6亿美元。

  国际资本正在纷纷撤离中国香港市场?亦或是,香港保险的牌照愈发炙手可热,国际资本待价而沽?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大都会人寿正在寻求出售在中国香港的保险业务,交易作价很可能超过6亿美元。此前,美国万通保险、法国安盛保险已经出售或有意出售香港保险业务。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大都会人寿”)有关负责人。大都会人寿是美国大都会人寿在中国内地的合资寿险公司。该负责人表示:“已经了解到相关信息,此举不会影响美国大都会人寿在中国内地的保险业务和未来发展。”

  “对于美国大都会人寿而言,亚洲地区是最大的零售市场。”上述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其中,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合资公司总保费、新单期缴保费均有大幅提升,正是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会继续深耕。”

  基于亚洲市场的表现,过去一年,美国大都会人寿股价上涨了12%,公司市值约为567亿美元,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上涨25%。其中,香港保险业务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通过发展中国内地客户提升业务,2017年前9个月新业务总和的排名从去年同期香港市场的第17位,上升至第14位。

  那么,美国大都会人寿为什么要出售香港保险业务呢?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保监会正在收紧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全年内地客户赴港新造保费约700亿元,约占香港所有新保单的40%,而2015年全年保费收入仅有316亿元。

  跨境交易也“滋生”了不少非正当销售和误导购买的行为,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2016年4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从汇率、法律、收益、退保、理赔等5方面提醒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存在风险。与此同时,中国银联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卡缴纳保费。

  “香港保险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相应地,容量也比较有限。”上述负责人分析。

  保监会的政策疏导起到了一定作用。2017年第三季度,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销售额大幅度下降了47%。根据香港保监局提供的数据,中国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的保费收入降至101亿港元(合13亿美元),自2016年第四季度后继续下滑。

  监管态度的转变是影响美国大都会人寿战略布局的主要原因?

  对此,一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利益驱使。从目前看,香港保险牌照变得越来越抢手,不少内地资本在无法获得境内保险牌照的情况下,将目标锁定在了香港保险市场。”

  以美国大都会人寿为例,香港保险业务的价值约为4亿美元,但此次出售的作价已经高达6亿美元。

  事实上,过去1年,不少国际资本开始出售香港保险业务。

  2017年 8月,美国万通保险计划出售其亚洲保险业务,美国万通保险亚洲总部位于香港,主要在香港、澳门开展业务。阿里巴巴主席马云旗下云峰基金持有的云峰金融联合新浪、蚂蚁金服,以及私募基金巨人投资等,拟出价131亿港元收购。交易完成后,云峰金融占股60%。

  2017年9月,法国安盛保险计划出售旗下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对外称意在把精力放在增长更快的亚洲业务上。安盛财富管理(香港)预计估值约5亿美元,折合约39亿港元,主要提供储蓄以及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这项计划一经推出便吸引了24家公司投标竞购,其中包括中国内地国企、民间投资集团和地产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碧桂园赫然在列。

关键词阅读:大都会人寿 国际金融报 保险业务 业务发展 私募基金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